Interviews 訪談記錄
七月 1 , 2016
東海大學文學院院長 時間:2016年5月6日,10:30-12:00 地點:東海大學文學院院長室 整理:張運宗 東海在未來的三五年該如何發展?這個題目有點兒大,因為一切都在進行式,所以不敢說有什麼結論。但我自己覺得,21世紀中,尤其科技高度發展,變化速度太快,根本追不上,也無法想像五年十年後會是怎樣的光景,但又無法關起門來視而不見。所以我們必須正視一個問題:數位化的發展、供需的改變必然會影響所有的行業,據報導,十年內現在社會的行業類別將有一半會消失。大學教育 […]
六月 1 , 2016
東海大學工學院院長(2016-) 時間:2016年3月29日,10:00-12:00 地點:東海大學工學院長室 整理:張運宗 現況盤點 如果要談東海的未來,就要先盤點東海現在的能力,由此預測未來五年內東海會是怎樣的狀態。 在東海現在問題的盤點過程中,必須理解現在社會的演變,尤其少子化、全球化、高齡化的問題,經濟、產業的問題,甚至必須理解整個臺灣、世界,或是整個華人圈的趨勢,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大學教育的發展,在規劃未來發展的時候需要吻合這個狀態、趨勢,並且從 […]
五月 1 , 2016
東海大學工學院院長(2011-2016)、研發長(2016-) 時間:2016年4月14日,10:00-12:00 地點:東海大學研發處會議室 整理:張運宗 東海特色的核心價值 東海在未來的三五年,最重要的是讓stakeholder,即與這所大學利益相關的人,要有信心。東海最重要的stakeholder 是誰?學生。學生影響了誰?家長。家長和學生為什麼對東海有信心?因為這裡能給他機會。為什麼有機會?所以我們一定要先有明確的核心價值。認知自己的價 […]
四月 1 , 2016
東海大學第17屆政治系 時間:2015年9月24日,14:00-15:00 地點:高雄市教育局局長室 逐字:張誼如 整理:張運宗 充滿自由主義的校園 我是17屆,1975年畢業,最後一屆的小班。要理解我對當年東海競爭力的看法,當然要看我為什麼選擇唸東海? 我唸北一女時,一位東海的學姊來介紹東海大學,有一個漂亮的校園,一個自由開放的校園氛圍,在那個時代裡似乎是很難得的,所以我們沒有太多的猶豫就選擇東海。果然這所學校跟高中之前的教育截然不同。這是一個充滿自由 […]
三月 1 , 2016
2月23號早上,王茂駿校長依約10點整蒞臨學會台北辦公室。 隨行有其新任特助王偉華書院長 (前博雅書院),及研發長王立志院長 (工學院)。 學會這邊則是主要幹部 (6人) 全員到齊 — 列隊在門口迎接。 說是禮貌性拜會,但一坐下來談的都是攸關東海未來大事,可見東海今日真的「形格勢禁」。 學會首先就東海今日面臨的問題提出看法,但重點著眼於未來發展的契機。 特別強調科技對教育的衝擊、顛覆及明日可能出現之新典範 (new paradigm)。 […]
二月 1 , 2016
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書院長(2011-2014) 時間:2015年7月3日,15:30-17:30 地點:大渡山學會會議室 逐字:管苡希 整理:張運宗 本篇乃討論會議中的發言,可以略窺博雅書院前書院長王偉華對於東海的殷殷關切,以及他對東海的限制與突破的想法初衷。經討論後,王書院長正式擬定「限制與突破」的議題。(參見http://www.tunghaiwatch.org/?p=349)標題、文字均由編者重新整理,並經王書院長同意發表。 找到下錨處 201 […]
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書院長(2014-) 時間:2016年1月12日,15:00-16:00 地點:博雅書院 訪問:張運宗 整理:張運宗 第一個問題,受到大環境的影響,東海的排名日益下降,博雅書院作為東海的特色亮點,如何提升東海的排名? 第二個問題,整個臺灣教育正面對少子化的衝擊,在大學招生中,博雅書院應該扮演何種角色? 第三個問題,系所整併是高等教育的趨勢,東海早期的通才教育在某種程度來說也是擺脫系所的限制,博雅書院收納不同系所的學生,是否能對系所整併提出不同的思維與看法?特別 […]
一月 1 , 2016
東海大學第10屆工工系、東海大學董事 時間:2015年9月24日,09:00-10:40 地點:東海企業協同中心 訪問:王偉華 逐字:張誼如、張芳儀 整理:張運宗 【編按】本篇訪問錄以「明」代表王國明,以「華」代表王偉華,標題為編者所加,內容亦經調整,以利閱讀,並經受訪者與訪問者同意。 東海發展白皮書 明:東海大學根本的發展是先要有一份大家認同的發展計畫白皮書,這是最重要的。同時也可以考慮將來的執行團隊,董事會、校長這兩個團隊要有效地、忠實地執行東海的白皮書。白皮書應該在校長 […]
東海大學第12屆經濟系、英業達集團總裁 時間:2015年08月05日、10月1日 地點:英業達 訪問:張運宗、楊明哲 逐字:康家禎、張誼如 整理:張運宗 東海的牽絆 我是誤打誤撞撞到東海,所以剛開始沒有特別去了解這個學校是什麼樣子,經過四年,到畢業的時候才比較有印象。 我本來希望進入國立的學校來減輕家裡負擔,但是東海錄取的分數跟中興不相上下,填志願時不曉得哪個地方出了狀況,就進了東海。剛開始的時候,完全沒有心理,而且壓力很大,因為花了家裡很多的資源;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 […]
十一月 21 , 2015
東海大學第12屆經濟系、東海大學董事長1994-2004 時間:2015年8月19日,15:00-17:00 地點:吳董事長宅邸大樓會客室 訪問:張運宗、楊明哲 逐字:董宜婷 整理:張運宗 當我們講到「競爭力」的時候,必須思考競爭的目的是為什麼,但我不想刻意追逐其定義,也不想討論輸贏的問題,而是談「差異化」。我求學時期的東海跟其他臺灣的學校不太一樣,當時很多人能上臺大,但第一自願是讀東海,包括我在內。我們不要說東海比較好,而說我們在東海得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教育,這是早期的人引以 […]
東海大學第1屆物理系、東海大學校友會會長1976-1977、東海大學董事1991-1994、東海大學校長1995-2004、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終身成就獎 時間:2015年9月7日,15:00-17:00 地點:臺大莫凡彼咖啡館 訪問:張運宗、楊明哲 逐字、整理:張運宗 【編按】原訪談在《東海大學自我評鑑計畫》第三組提問〈競爭力〉的基本架構上進行,本篇據王校長談話,而標題、文字均由編者重新整理,並經王校長共同修正。 一所有希望的學校 1949年以後,聯董會在大陸辦的13所教會 […]
十月 20 , 2015
有鑑於新校長遴選在即,學會希望把這段時間訪談 — 有關校長部分先整理出來,以供董事會參考;希望有所幫助! 1. 目前校長遴選辦法有哪些缺失? 答: 若按教育部規定,是沒有問題的。 但以我們實際需要而言,是完全錯誤的。 好的校長不是報名參加來的,而是我們應該主動去外面尋找;主動尋找指的是三顧茅廬去請對的人。 這個觀念至為重要! 2. 校長需不需要是個基督徒? 答:校長人選不需要一定是基督徒,校長人格要好,有領導能力,有行政能力,有募款能力 […]
今年度撥款300萬元與校內合作推動TPR (Tunghai Promote),同時亦撥款1200萬供新極限進行TPR校外行銷 ,詳見「111年度TPR行銷東海」。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