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s 調研報告
十月 1 , 2024
國科會(科技部)的組織架構中,研究發展設有八大處,其中,「自然科學及永續發展處」經過數次變革。 1969年成立「自然科學及數學組」,1982年改為「自然科學處」,1997年行政院擴大原有的「全球變遷政策指導小組」為「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關於「永續發展」的專案成為國科會的學門,隨後「自然科學處」就成為「自然科學及永續發展處」(簡稱「自然處」),下設「數學與物理」、「化學與基礎研究核心設施」和「地球與永續防災」三科;「地球與永續防災」包含「地球科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永續 […]
八月 1 , 2024
光點智慧製造實驗班第二屆老師、同學,大家好: 東海自2019年推動AI計畫,在製造與醫療的表現取得不錯的實戰成績,如何以產業「有用」的經驗拉動院系的專業/跨域學習,一直是DDS-THU AI中心努力的方向,故策劃推動「光點計畫」,建立「學用合一」的新模式。 因Covid-19延宕的光點計畫於2022年5月9日由甫上任的張校長主持「光點實驗班定調會議」,副校長、教務長、相關院系行政主管與會。 定調的意義在於,希望突破院系傳統框架,跨域合作、優化/創新課程,結合 […]
六月 1 , 2024
2022學年度,光點實驗班啟動「智慧製造」與「韌性設計」兩班,「韌性設計」班針對非理工資訊專業背景下,探索運用數位工具以改變學習模式可能性,在生成式AI爆發前,實為一大創舉。 初始構想的討論中,張運宗與邱浩修確定兩個目標與方向,其一,第一年的「探索」積累出第二年的「策展」,邁向第三年國際級「雙年展」。 其二,沒有特定課程內容,才能因應不同時空的實驗與挑戰,才能做到因材適性的可能;這一構想已經建立顛覆傳統學習模式的基底了。 第一步:理解 […]
三月 1 , 2024
如何「重新把愛找回校園,發展成對學生的愛」註一,以「學生惟念」,建立AI世代的學習場域?2021年度DDS資助TPR,提出「AI東海」的同時,也擬具一份「許年輕人一個未來」宣言,當中關於學生在東海的學習旅程,「獲得跨界、跨場域的實作經驗,從在學期間,就開始面對、思考並起身解決社會與企業面臨的真實問題」。註二 2024年度DDS持續資助TPR,團隊前製討論時,認為進入廣告發想前,當先了解處在世代轉換間的年輕學生的想法,乃以光點實驗班為對象提出一份問卷。 […]
二月 1 , 2024
吾人於撰寫本報告之前,應對東海大學在物質上及精神上之成就,表示無限敬意。 吾人深深為這十二年來東海大學所完成之一切所感動。……不過,吾人對最初之理想,也有理由感到懷疑及是否清晰一如往昔?是否仍然完全適用?由於在短期中有如此可觀之成就,於是需要一種「喘息」(Second wind),亦因此而疏忽了當初之理想。吾人認為應有一個作為,以重申此目標,不僅是行政上應如此,而教職員間之和諧合作尤需如此。 一九六四年所見之將與一九五二年所見者迥異。 吾人對來日之遠景,需要一同樣明確而切實可 […]
十月 1 , 2023
ChatGPT問世之初,DDS THU AI中心團隊立即注意到,AI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對於產業的影響,難以估量。 羅文聰主任釐清各種不同層面的需求與問題之後,邀請投注Open Data逾10年,致力以開放資料的力量來推動及改善社會的張維志深入研究ChatGpt的技術與應用。 1個月後,2023年2月3日召集第一次ChatGPT會議,再經過1個月的密集討論,羅文聰將生成式(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AI的應用聚焦在知識文本 […]
八月 1 , 2023
AI計畫之前 2016年2月23日,甫上任兩日的王茂駿校長在王偉華特助、王立志副校長陪同下拜訪DDS,6月28日,鄭理事長返母校拜會王校長,提出以「學院」為主體的「大學院」,並強調AI在未來發展的重要,請校方務必重視,早做準備。 10月30日,DDS於61週年校慶捐款500萬元支持王副校長推動的「達文西計畫」。 理事長與核心團隊密集討論8小時後,整合出「New model」、「Real problem」兩大主軸,「NEW & RE […]
七月 1 , 2023
前四年 2018年「AI計畫」啟動,「建築」是起頭鎖定的重點之一。 因東海建築(從校園、系到校友)美名國際,因東海是從校園規劃開始構築理想;「AI計畫」也是從東海邊陲營造一幢透明全開放的大渡山-東海 AI中心開始。 「院系計畫」全力支持創藝學院和建築系,激發林文海院長日後與科博館合作以「藝境,異遇」獲文化部「推動博物館及藝術5G科技跨域應用計畫」的最高額補助。 建築系主任邱浩修探索新科技與傳統的對話、結合,「透過新的技術產生的新的想像,成 […]
五月 1 , 2023
2022年12月16日理事長與張校長共同簽署「理解備忘錄」後,註一「TPR工作小組」正式啟動,張校長親任組長,張副校長任副組長,成員包括楊教務長、龍學務長、黃處長與DDS代表李桂芬顧問、張運宗主任。 4個月內,召開10次會議,張校長不僅親自主持,更曾率隊親赴台北新極現總部參與會議。 「正面、希望、改變」的「真實」呈現,是本年度TPR廣宣的主要策略。 適逢ChatGPT浪潮,AI議題風起雲湧,原本對東海以「AI」為特色的質疑降低,更因「AI計畫」領先起步 […]
四月 1 , 2023
產官學的遇見 「AI計畫」伊始,即以「產業提升」為三大方向之一,「AI」是絕佳策略,但,如何做? 在「AI計畫」啟動前,2018年,東海率先引進台灣人工智慧學校(AIA)經理人班,藉以和中部企業產生連結,厚植「在地」實力;直接與AWS總部簽約「Powered by AWS」,成立全臺第一個「雲創學院」,介接「國際」一流技術與創新思維。註一 AIA經理人班的成果顯著。 東海與中榮急重症團隊緊密連結,開展日後的「智慧醫療」;並與明昌、台灣櫻花開 […]
三月 1 , 2023
受訪者:王立志(東海大學終身特聘教授、前副校長) 時間:2023年1月16日 上午09:30-11:00 地點:DDS THU AI中心 整理:張運宗 2013年我邀請時任國際大型企業高階領導的大學同學到博雅書院演講「從學習到創新」。 聊天時,我問他,臺灣和Stanford培育學生的差別何在? 他只說了一句話,Stanford培養學生寫出來的程式是Production code,臺灣則培養學生做出Lab code。 這讓我當場啞口無言,Stan […]
一月 1 , 2023
順應衝擊的回應 六年前,2016年校慶前,DDS「社論」發表5期的專題「真相系列」:「一個小故事」(英文程度)、「教會? 學校」、「僵化」、「少子化」、「Also Run」,直面討論東海當前的根本問題。註一 同一個時間點,陳良基說:「教育的海嘯不是少子化,是機器人,是數位科技」,「未來是兩方衝撞與整合的結果」,因此「所有產業及體制,都會被顛覆、都會被改變」,「體制的顛覆,特別是學習系統會改變」。註二 當教育的環境結構出現巨變,東海的內部問題清楚浮現,然後呢? 坐而言, […]
今年度撥款300萬元與校內合作推動TPR (Tunghai Promote),同時亦撥款1200萬供新極限進行TPR校外行銷 ,詳見「111年度TPR行銷東海」。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