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ial 社論
四月 1 , 2023
1月28日的經濟日報A3版標題是「英特爾好慘,去年獲利減6%」,獲利減6%並不足以反映英特爾 (Intel) 的慘狀: 第一季的營收預估介於105億到115億美元之間,不到分析師所估的均值140億美元; 毛利率調整後為39%,每股虧損15美元; 去年第4季的表現一樣糟,淨損64億美元,遠不足同期 (YOY) 售出淨利46.2億美元; 營收也從同期的205億美元,降至140億,已連續十季下降; 毛利率也從去年同期的55%,下降到8% (第3季為45.9%)。 […]
三月 1 , 2023
如果AI確實是下一次「工業革命」,那麼當前最明顯的例子之一就是OPEN AI的能力,它是GPT III、ChatGPT和DALL·E的創造者。 ChatGPT是目前風靡全球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在去年底 (12月中) 才問世,累計的使用者人數恐怕已上億。 這一款以機器學習為主力的新AI工具,基本上已吞食了整個互聯網 (Internet),閱讀了人類有史以來集體的創作,學習了人們的語言模式而能重新創造/生成新內容,只要你下一個指令,ChatGPT幾乎可以為你做任何事: […]
二月 1 , 2023
12月16日前往東海代表大渡山學會與母校簽訂「理解備忘錄」。 這是AI三年計劃後的延續性合作關係,對東海的AI教育發展深具戰略意義。 戰略指的是與他校在新生的招募上實質的作戰,是戰術性的; 但在學校未來的教學上採取了更明確及前瞻的安排,又是屬於戰略性的。 在典禮上,繼校長致詞後,我被要求講幾句話,共襄盛舉。 當時我提出兩件事,兩件攸關東海未來的大事來提醒大家。 首先,我再度提到少子化的危機,這一點相信大家到現在都非常清楚它所帶的衝擊。 其次我提到的是數位 […]
一月 1 , 2023
前文 (競爭) 曾提過生意的本質是競爭。 今天想談的是企業存在的意義為何? 古典經濟學說生產的三大要素為土地、資本和勞工 (後來則加上企業家精神註一,Entrepreneurship)。 現在經濟學,不認為土地真有那麼重要,而以技術取代之。 無論如何,要生產則離不開人; 把人組織起來,透過某一種活動而產出個人所無法達成的收穫~不論是商品或服務。 所以我們可以有理由說,企業存在的意義是創造價值。 換句話說,不能創造價值的企業是沒有存活的理由的; 這話在當今 […]
十二月 1 , 2022
電視動物頻道最常看見的一幕,就是小海龜出生後便集體拼命往海邊爬去,好像有人用廣播器告訴他們「拼命往前,投入大海」似的。 是誰告訴這些剛出世的小龜,大海是他們的出路呢? 答案就在於他們的DNA裡! 遺傳基因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密碼。 早一點投入浪花,就多一點生存機會,因為沿途充滿危機 — 有海鷗,有螃蟹等著捕食他們。 相對於大自然絕大多數的生物,人類是合作才得以生存。 我們的嬰兒期特別長,要花上20年以上才能算成年。 我們好像沒有海龜那種競存的基因 […]
十一月 1 , 2022
談到行銷,大概很多生意人都自認是老手,而很願意大談他們的心得。 但很多人卻不知道行銷與銷售有什麼不同。 行銷的英文字是Marketing,一個動名詞,把Market當作動詞,意思是如何把東西 (產品或服務) 賣到市場去的一系列活動。 銷售的英文字是Sales,是一個名詞,意思是出售,一項交易。 Sales通常是指賣出已完成的東西給消費者。 而Marketing則是一項計畫,關心如何從產品的概念生成、設計、生產、定價到推廣,乃至售後服務。 所以Marketing是大工程,而 […]
十月 1 , 2022
不怕競爭,只怕沒有競爭優勢! -Robert CH.- 講了幾年的少子化危機終於在今年的招生 (見111學年度的招生) 爆了出來; 東海尤其尷尬,從去年的滿招掉入私校的後段班 (見九月一日的社論)。 What happened? 簡單的說,就是作為一所大學,我們缺乏競爭優勢,競爭不過同業,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敗陣下來; 潮水退了,就露出誰在裸泳! 在這緊要關頭,東海人必須覺醒,重新自我檢視,期以跳脫紅海。 & […]
九月 1 , 2022
111年度大學招生 (指考) 放榜了,幾家歡樂,幾家愁?! 但受到少子化的衝擊,各大公私立大學都是愁多,樂少! 今年的錄取率高達98.9,但多數學校招不滿生,情況尤以私立學校最嚴重! 98.9是什麼概念? 就是一百個考生有98.9人可考上; 意思是你只要寫上名字就可以考上! 這就是粥少僧多,沒有競爭力的大學就淪為招不到學生的窘境,這讓我想起股市裡的一句名言 (出自股神巴菲特):當潮水退去時,你就知道誰在裸泳! 潮水退了,東海在裸泳! 我們合計 (各科系 […]
八月 1 , 2022
七月10號晚間民視知名的專題性節目台灣演義以東海大學為主題播放了長達一個小時的深入報導。 因為這是少數母校有機會站上主要媒體難得的時機,所以事先知悉的校友們已透過Line等社交媒體為此事件爭相通告; 相信不少東海人已躬逢其盛,看了這場難得的節目。 我因為看錯時間 — 以為是晚間十點才播出,所以miss掉7:55的首播; 到了八、九點時就有不少親友們發Line給我告訴我說他們看到了節目,並紛紛稱道及按讚。 身為節目受訪者之一,我挨到午夜零時才看 […]
七月 1 , 2022
五月11日新任董事上任,旋即選出新一任董事長。 不出意外,吳董高票當選。 令人意外的,倒是為何他沒有全票當選? 如果你當了這麼久的董事長 (兩次任期相加超過十年以上) ,而又一手操控董事會的改選 ,怎麼沒有全票當選?! 北韓的領導人金正恩未能取得勞動黨全票通過總書記改選,才會令人吃驚的! 如果你了解東海董事會的生態,你就會了解要操控這麼一個組織有多麼容易: 董事會不是烏合之眾 (不乏學養俱佳之仕),但卻是一盤散沙。 一盤散沙指的是彼此之間並 […]
六月 1 , 2022
教育部對私校的管理 (私校法,頒於民國63年11月16日 / 修正於103年6月18日) 甚為嚴格。 縱觀其全程89條 (共18頁) 內容,除各種規定外,皆以防弊為主。 怕的就是這些私校的創辦人 (或董事會) 藉各種名目掏空學校資產,也就是公器私用。 所以明訂董事們不得參與任何和學校利益衝突相關事宜:詳見第81條所載~ 「學校法人及所設私立學校創辦人、董事、監察人、清算人、校長、職員及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執行職務時,有利益衝突者,應自行迴避,並不得假借職務上之權 […]
五月 1 , 2022
為什麼有這個續集? 是不是吳董陣營又有什麼新的動作? 答案是No; 至今沒有任何反應。 但這也是為什麼這個續篇益形重要的原因。 作為東海的看門犬 (watchdog),大渡山學會除了建言、捐款 (給學校) 外,另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監督。 既然缺乏ownership,董事會未能發揮主動、積極的角色,就只能靠校友們發聲和給力了! 兩個主要的校友會已經跳出來指控,學會更是義不容辭! TEFA之亂出刊後在校友圈激起了很大的迴響,但主事者就是沒有 […]
今年度撥款300萬元與校內合作推動TPR (Tunghai Promote),同時亦撥款1200萬供新極限進行TPR校外行銷 ,詳見「111年度TPR行銷東海」。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