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box 來函

東海大學博雅書院的運作模式及成效

六月 1 , 2016  

卓逸民 東海大學博雅書院院長,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

 

 

S__1499146  近年來,兩岸四地揚起一股書院風,許多學校陸續成立了書院。東海大學之博雅書院於2008年在熱心的校友支持下成立,至今已有八年,近年來已成為國內外許多大學參訪及學習之對象。

  東海大學在創校之初,以基督信仰作為立校精神,藉通才教育、小班教學、住宿學習及勞作服務等教育方式造就出一批具博雅精神的畢業校友,在華人社會乃至全世界各行各業有著極大貢獻及影響力。許多熱心的校友體認到當初博雅宏通教育在其求學養成過程之重要性,以及當今社會對於具博雅精神之領導人才之迫切需要,因此在2007年提出了成立博雅書院之構想。這個構想得到了國內外許多校友的迴響,主要的捐助者為賈培源學長(3屆經濟)、楊金山學長(17屆生物)、李詩欽學長(12屆經濟)以及楊太樂學長(24屆建築)。此外,鄭清和學長亦藉由兆禾東海基金從2008年起連續6年每年以100萬之經費支持書院之運作。博雅書院當初設立之方針為:「在大東海中重建創校理想的博雅教育,建構一所書院,注重生活學習,培養具前瞻性、韌性與高度關懷的領導人」。按此理念,於2008年所成立之博雅書院,其具體教育目標為「從知識、實踐、態度等層面培養學生的品格、領導力及服務心志,未來在各行各業及全球各地發揮正面的影響力」。也因此,博雅書院強調廣泛「知識」的接觸與學習,「實踐」能力的培養與落實,以及養成與萬物為善的「態度」。其教育特色是在東海大學已有之優質通識教育及勞作教育的基礎上,以為期四年的課程及活動,讓學生除了接受專業訓練外,也能在知識、實踐、態度等層面被有系統性的塑造,進而能被培養成未來社會的僕人領袖。其課程及訓練活動,共可分為:課程、學生自主學習、家族生活學習以及服務學習。

 

1.課程:

  1.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系列課程:在六藝課程中,書院從現代的觀點重新詮釋禮、樂、射、御、書、數;希望從各個層面的薰陶,建構學生成為一個健全的人才並具備完整之人格。例如:在禮的方面,書院藉由晚餐會進行用餐禮儀與服務課程的結合,啟發學生願意主動的終身學習態度。在樂與書方面,書院則定義為生活美學素養之涵育,並藉著開設音樂欣賞、藝術欣賞及書法課程來達成。在射的方面,射箭的原意在於訓練專注力,而書院將其詮釋為品格的建立。近期,書院則藉著結合弓道與引導教育,以多元的學習方式,希望能將品格涵養內化到學生的生命中。最後,書院則將「數」詮釋為溝通技巧及關係營造之能力培養。藉著小組討論以及實作練習,引導學生如何聆聽,如何同理,如何以適當的言語回應,發展健全的人格的具體作法,以及關係修復的步驟。
  2. 四大課程:博雅書院的六藝課程,主要在於培養學生修身及齊家層面的品格素養及實踐力,也就是對於小我的塑造及養成。而對於大我層面的品格視野,也就是學生對於治國平天下的大尺度品格素養,書院藉著東方文明的發展、西方文明的發展、正義與社會責任和世界議題等四大課程來加以建立。其設計理念為使學生了解過去東方和西方發生了哪些重大的文明演進事件,以致於造成今天的世界現況,而我們的因應之道及責任為何。書院將上述課程,做一個開創性的設計,由多位教師共同開課組成共學教師社群,修課學生分為多組,利用影片以及翻轉教室的手法,以強化閱讀,小組討論,全班分享及體驗實作的模式進行。

 

2.學生自主學習:

  為期兩年的自主方案學習(Active Project Learning,簡稱APL)為博雅書院所設計對書院生進一步操練、磨練以及塑造的重要過程。本學習活動由學生自主提案,以跨領域方式組成團隊,針對目前之校園、社會及國際需要研究其問題成因,研擬解決方案並實際著手進行。本課程活動要求學生從下列四方面進行思考及實踐:我在哪裡?這裡出了什麼問題?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以及直接著手解決此問題。也就是說,學生要讓一件好事在校內或校外發生,而且是持續的發生,使得人或環境之問題得以被實際解決。讓學生經過此訓練後能具備自主規劃、設計、籌備、執行專案以建立解決問題、完成目標的能力。書院生在執行自主方案學習時,被要求組成跨領域的團隊,在指導教師的要求及引導下,學生需學習如何與不同領域的團隊成員對話,與伙伴互助合作,彼此協調配搭,在高度壓力與衝突下如何維持團隊的和諧、完整性、動力並能達成目標。

 

3.家族生活學習:

  東海大學博雅書院與兩岸四地形形色色之書院最大之不同,便是有來自全校各科系之專任教師擔任家族導師來輔導學生。目前,書院的480名學生被分配在20個家族,每個家族由一位導師負責輔導學生之生活、課業、生涯…等項目。導師們在院生四年學習期間投入對學生之照顧,與其建立緊密之關係,協助其面對及解決種種問題,並鼓勵引導學生完成極具挑戰性的博雅教育。近年來,導師們除了輔導學生外也參與以下之工作項目:書院生四年學習計畫書之建立及執行輔導;四大及六藝課程之研發、開設,授課及學生輔導;以及自主方案學習之指導以及成果呈現。

 

4.服務學習:

  東海大學博雅書院和其他大學領導力培訓單位在方針上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是在服務及付出中培養學生的領導能力,希望能培養出具備優良品格的僕人領袖。除了上述為期兩年之公益性自主方案學習外,所有的書院生另需完成200小時的服務學習,才能自書院畢業。書院期待院生對東海大學及周邊社區進行回饋與服務,藉著服務的過程,建立社會關懷的心志及服務他人的理念,以致更深入了解專業學習的意義及目的,而能在未來社會上發揮正面的影響力。書院服務學習教育主要採方案性學習活動方式,由書院生以團體或個人模式自行提案,經提送服務學習委員會認可後執行。在完成服務後,學生團隊必須進行反思,撰寫結案報告,並經由服務學習委員會進行學習成效之評估。

 

  然而,以上所描述之書院教育模式是否能有效提昇學生的品格以及學業表現?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僅對東海大學而言深具意義;對於兩岸四地,甚至對全世界之高等教育而言更有其重要性。由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學生陳廷宜針對近100個書院生及近400個非書院生所進行之初步調查結果顯示,書院教育似乎可以有效的提昇學生之學業表現。該研究結果指出,比起非書院生,博雅書院學生有較佳之學業表現。初步資料顯示,有近50%之院生其系排名為前20%,而有近80%之院生其系排名為前40%。在書院生當中,有雙主修、輔系、或參與學程之比例顯著較非書院生高。此外,書院生也有較高之出國進修意願。統計之結果顯示,上述之種種差異皆具顯著性。由於博雅書院並非以大學入學成績作為選拔學生之依據,被錄取學生之入學成績與未進入書院之學生並無太大差異,因此上述現象之主因應是博雅書院之教育。院生在各種教育訓練活動過程中被要求「做好,做滿,做到位,多走一里路」,他們將這些精神及態度,落實及平行轉移到專業學習中,因此產生不錯之成效。

 

  另外,目前絕大多數台灣大專院校之教師並未接受博雅教育之訓練,多數教師幾乎從大學開始便接受專業訓練,一路直到完成碩、博士學位;這樣高度專業化及深化的學科訓練之目的在於培養具優秀科研及專業教學能力的高等教育從業人員。然而,要培養出未來社會具備優良品格,服務心志及領導力的中堅份子,大學的教師本身應先具備這些特質;因為,身為教師,無法給學生自己缺乏的東西。於今網路教學發達的世代,學生們在家中便可輕易獲得世界各國名大學的線上教學資訊;在這個情況下,台灣的大學還能做些甚麼?東海大學的博雅書院教育提供了一個答案,那就是「人」的培育。只有人才能培養人,改變教師就能改變學生。學生或許可藉著網路及書本來獲得大量知識,但只有在人的帶領,陪伴及牧養下,才能培育出好的品格態度,實踐力以及領導力。因此,我們必須關注如何對現有之東海大學教師社群進行投資。多年來,東海大學博雅書院一直以下列方式進行教師社群的經營,來提昇書院教師之博雅素養:

 

  1. 每週定期舉行之教師博雅共學活動:博雅書院在學期間每週五中午皆舉辦兩個小時的導師成長活動,稱之為導師沙龍,其進行方式如下:(1)教師輪流就各自之專業給TED似的專題演講。(2)分享執行博雅課程,輔導學生方案學習及家族帶領的經驗。(3)進行讀書分享會,曾使用過之書籍如:「好老師會做的20件事」,「這就是領導」,「捍衛博雅教育」等。從這學期開始,博雅書院也開始以固定之讀書分享會來進行行政同仁社群之建構及成長。
  2. 於寒暑假舉行之教師共學主題式研習活動:每學期博雅書院規劃舉辦兩天的教師研習會,邀請足為博雅教育家典範之國內外專家學者,對書院的運作、學生的學習、課程活動的設計、大學教師在面對教學,研究,輔導及家庭壓力該如何面對之議題等有比較深入和連續的討論。
  3. 提升博雅素養及視野的體驗活動:鼓勵教師、行政同仁和學生共同參加提升學生博雅素養及視野的自我突破活動;如體驗營、展翅營等;一方面擴展教師及行政同仁自身的生命深度與視野,一方面培養與學生的情感與關係。曾獲得美國品格教育協會終身成就獎的 Dr. Urban曾說:「如果你能跟學生拉近距離,你就能教他們」。書院鼓勵教師、行政同仁和學生在這些共同參與的活動中建立起關係,讓學生們感受到教師的愛與關心,他們就會願意和教師及行政同仁共同成長學習,並接受書院想教給他們的東西。
  4. 國內外之服務學習團隊或自主研習社群:在過去數年間,博雅書院持續舉辦至第三世界國家(如尼泊爾、孟加拉、柬埔寨、泰國等)及針對台灣地區離島及弱勢族群所進行之服務學習活動,讓參與其間的教師,行政同仁及學生們產生極為正面的改變。「教育無他,愛與榜樣而已」,只有經由實地的體驗及投入,才能讓教師行政同仁們能夠身體力行,實踐在教學、研究與學生輔導中,讓自己成為一個僕人領袖的典範。
  5. 不同學術生涯階段書院教師之輔導:目前在書院服務的教師各自處於不同之學術生涯階段,博雅書院以下列方式來分別培養這些教師來投入書院教育:(1)邀請在研究及教學上已有一定基礎且有意願投入書院教育之教師加入書院導師之行列並於實踐中學習,在過程中逐漸成為具成熟博雅素養之教育人員。(2)對於剛開始學術生涯但對書院教育有意願的教師,鼓勵其參加書院之各項教師共學、主題研習、體驗教育及海內外服務學習活動。但暫不安排其執行第一線博雅教學及學生輔導工作,而先儲備訓練作為種子教師。

 

 

  一個值得深思探討的問題是,參與書院教育的教師是否能從教師社群的投入而提昇教學研究之學術表現?許多師長認為加入書院教育之教師由於需花額外時間陪伴學生、參加共學成長團體、投入博雅課程之教學及活動之帶領…,勢必需放下研究及升等而在書院犧牲奉獻。然而,過去二年間,書院導師群中有兩位升等為特聘教授,三位升等為副教授。經訪談這些教師後發現,在參加博雅書院教師社群活動時所經歷的凝聚,支持、接納、鼓勵以及在密切師生互動中所帶來的回饋,是教師有能力面對研究、教學之壓力及挫折而能有穩定表現的主要原因。然而,上述在博雅書院運作模式下所產生之成果及可能機制雖然令人振奮,也具有潛力成為他校效法之典範,但還是需要有研究人員以教育專業的角度,進行更深入更大樣本的質化量化資料收集,來獲得具體證據,以提供更具可信力之結論。因此,在未來一年中,博雅書院特別邀請本校教育研究所從事學生職涯以及教師社群研究的教師,從教育專業的角度來深入評估書院教育對學生學業、職涯及教師研究、教學表現之影響及成因。此評估書院教育成效之構想,也獲得了第二屆經濟系賈培源校友的支持,他特別以專案捐款的方式來協助書院進行此項任務。

 

結語

  東海大學博雅書院在各界的鼓勵及支持下已經走過八年,即將向第九個年頭邁進。在這段不算短的時間,雖然書院在教育訓練技術層面及參與人員上有著演進與更替,但整體而言,由前任王偉華書院長所規畫之博雅學習核心元素是不變的。雖然博雅書院在大陸高教界及台灣有意推動書院教育之機構中間已獲一定程度之好評,但我們不因此而自滿;而是開始啟動教育成效之深入評估,希望從專業的角度了解目前之課程架構及經營方法對院生專業學習、就業表現,以及教師成長之效果,並期待能歸納分析出導致成功之關鍵因素。希望在找出紮實的實務及學理證據證明書院教育之果效後,能夠吸引更多之教師同仁加入書院教育的行列,以至於能讓更多東海學生接受書院教育;並以這個來自以前的東海之教育模式,來幫助現在的東海面對未來的高教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