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s 訪談記錄

劉正談課程再造

九月 1 , 2016  

劉正院長東海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

時間:2016年8月8日,10:00-13:30

地點:東海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室

整理:張運宗

 

 

少子化的進攻思維

  少子化是目前臺灣各大學共同面對的威脅。其實相關數據大家都有,但如何面對、因應、有哪些具體作法,卻是個該要好好討論的議題。在100學年度以前,全臺灣有25萬個大一學生,105學年度少掉13%;再根據過去幾年的出生率,117學年度要減少約45%。如果一切按推估,甚麼都不做,目前收到55%以前的學生的學校或系所,在12年後都還安全。我稱此思考方式為「防禦/被動思維」。

 

01

 

  但真實狀況應該會是愈下面影響愈大,愈上面影響愈小。換句話說,東海的相關系所也都會受到程度大小不一的影響,根據今年的資料,各系所也的確都開始受到影響。我認為東海沒有悲觀的權利,不能過於被動,更不該以任何理由而消極施政或停滯不前;相對的,應該好好做點事情,想辦法讓百分等級在前面的學生,能改變初衷,決定到東海就讀。我稱此為「進攻思維」。

 

02

 

  目前東海某些系所收到的學生PR值(Percentile Rank)真的不高。以物理系為例,乍看之下,能收到的學生越來越少、PR值偏低,但如果我們只看英、數等主科的成績,物理系在全校排第四或第五,可見並不差。問題出在哪裡呢?是因為有意選填純粹自然科學的學生、家長,甚至他們的老師們認為,在東海、中原、淡江之後就別再填這類基礎科學的系所了。換言之,這是人們的主觀印象,是社會觀感造成的。在這樣的困境下,我認為東海千萬不能妄自菲薄。有朋友告訴我,美國南加大的物理系很強啊,還曾有諾貝爾講得主坐鎮,但每一年也就只招收35名學生。所以東海各系所該做的,應該是想辦法把教育辦好,雖然適度的縮減可能是必須要走的路,但學校不該以收到的學生的PR值來評定學生的優劣,更不能誤以為這和各系所老師們的努力程度有甚麼直接關係。

 

  開始談社科院,社科院大學部五個系,今年的資料看來,學生的整體成績也都在下滑,但這正是我們得想辦法的地方。經過許多討論,我們認為要面對少子化的趨勢,可以有幾個努力重點,一是強調特色。包括社科院的傳統與特色、傑出表現、校友職涯分享、團隊組合、獎勵辦法,以及豐富而多元的資源。二是對生源的掌握與開拓。首先要恢復面試,讓同學與家長一進入東海這個美麗的校園,就確定就讀;我們也在口試當天,辦理各系所的說明和座談會,回答同學及家長的各種問題。再來是多多招收陸生與外籍生。一般來說,這些同學們的表現都不錯,也對本地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授課,都能同時產生正面影響。第三,就是建立東海社會科學院品牌與形象。我們一方面請各系系友會充分發揮其功能,協助同學們的在校學習與社會適應,以及教師們的網絡建立與系所發展;二方面,我們配合相關教學課程與研究計畫,鼓勵師生們投入社區服務,也進行產學合作。

 

 

社科院的機會與行動方案

  再談到學校要各院提出的中長程發展計畫。在社科院的SWOT分析裡,我們特別要注重「Opportunities」(機會),因為必須掌握機會,才能尋找出路。問題解決導向是當前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而最顯著的「機會」有幾項:社會型態在改變,也帶動了產業轉型;業界重視人社及終身教育;社區與產業服務需求大,我們可建立的夥伴關係多。因此,我們提出「精進教學」、「跨域整合」與「實踐致用」三個主要的行動方案,希望藉此能夠在全校,乃至校外的各系所的師與師、生與生,以及師和生之間,打造出創新教學、新知分享,行動實踐和共學共榮的生活空間。

 

  分開來多談一談,「精進教學」包括創新教學、舉辦工作坊和分享來精進學生學習成效、重溫經典,以及規劃樂齡課程、全英語課程、Global Affairs & Public Policy 碩士學分學程等創新課程。其實,許多已經開始做了,而我們有幾位同仁最想做的是「重溫經典」。例如現在學校有中文、歷史、社會3個系的老師在教《紅樓夢》,他們能不能整合在一起?這將會帶給學生更深的感受和感動。我們又該如何讓不同的老師來教經典?讓更多的學生來讀經典?無論是推薦、票選、讀書會。這是社科院可以帶給大家完全不同的新範疇。

 

  「跨域整合」是必須面對的問題。不可諱言,每個學院都有比較強的系,也有比較弱的系,特別是研究所的部分,因此必須思考如何統合大家的力量做一些新東西出來?目前已經進入規劃的包括,「財經法律學程」、「社會科學個案與資料分析中心」,以及「全球事務與公共政策」(Global Affairs & Public Policy)全英語的碩士學分學程,主力放在政治系、行政系,而由院來整合,一方面招收外籍生,二方面讓本地生有全英語的學習環境。

 

  樂齡教育也很有意思。教育所同仁們發現,現今的中小學教師不具碩士學位的比例已經非常少了,東海如何能夠有更好的發展?我們特別規劃了樂齡教育學程,還有特別的實習和實作的內容,目前已在推廣部開設專班,成效頗彰。

 

  「實踐致用」的重點是如何和城市結合,如何產學合作。因此我們一直積極舉辦職涯系列演講,以擴大在校視野、凝聚資源;跨領域分享會,以促進新知討論、資訊交流;標榜城市再生、產學合作的綠色行動社會科學;強化學生對於大臺中治理議題的認知、廣度與領導能力;而相關系所另有建置公共事務管理教學中心、創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的規劃。

 

 

從社會研究到社會課程

  「精進教學」、「跨域整合」與「實踐致用」三大行動方案的許多部分現在已經在做了,而且社科院各系也都有將研究經驗、社會實踐融入課程的規劃。

 

  舉例來說,經濟系有長期的產業研究經驗,政治系和行政系合作的大臺中治理中心的研究經驗,我們都設法讓這些老師們的研究成果可擺進課程的內容,來讓學生們更能和社會連結、提供產官學合作的基礎、也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產業運作。社會、社工、教育等系有許多課程從開始的課程設計就是與社區連結的,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在臺灣當已聞名遐邇;有老師們不僅研究臺灣的社區,也研究上海的社區,不僅是研究,也活化了課程,還實際的參與服務;還有老師透過各種議題來設計課程,讓學生到立法院旁聽、赴中科參加環評的座談會和公聽會等等。剛剛提到的樂齡學程,也同樣有著特別的實習和實作。

 

  這些相關系所的課程又能彙整到「紅土學院」,一個走出教室的、強調人文關懷、社會實踐及創新的虛擬學院,我們希望藉此讓老師們和同學們一起,增加同學們觀察社會、理解社會的能力,乃至培養日後出社會的競爭力。最重要的是,能看見許多社會企業的例子,未來也可以做得到,甚至在創業上提供一條新的道路。

 

  教育部去年(2015)提出的「再造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發展」,請各校提出規畫方案。東海大學結合了文、管、社、法,及通識中心、博雅書院提出「路思義虛擬學院」的規劃,不僅順利通過,也在各校評比上獲得第一。雖然我們並不確定未來教育部的支持能夠走到哪一步,但拿到補助後,我們在這一年裡,就是多多找機會集思廣益,共同思考未來有哪些事情可以做,以及應該怎麼做。

 

  在理解當前的教育問題上,我們指出,先要正視當前過度偏重工具理性,而輕忽價值理性的社會發展弊病,也有必要重新珍視東海的人文立校及其開創精神,期待透過批判性繼承,再造人文社科的能力。因此,我們期望以身為度,聚合師生,共同思索、共同參與、共同行動,進而展開對話,以改善基礎流失、知識破碎、無法引導學用、缺乏問題解決能力,以及組織和制度僵化等問題。

 

  在規劃上,我們了解到這是一個運動的過程,期待透過多元實驗教學,逐步開啟系院校價值、態度、知識、組織的對話與再造;也希望讓東海深具優良特色的人文傳統能夠與時俱進,而這也意謂著必須深化公民素養、精進致用能力。

 

  我們還要注意到,過去我們多以老師的思維在設計課程、進行教學,但未來必須開始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想的應該是一門課的學習,對學生來說有甚麼意義。在以剛剛提的社會企業來說,社會系、社工系、行政系都有許多老師用力極深,是否能把他們的經驗、想像、規劃,整理成同學們能夠感受、感動且可施作的方向。另外,我們也規劃開辦各種學思沙龍,增加老師們的分享,然後再回饋到課堂上,讓同學們有開展新方向的可能,也可成為其日後深造、創業的借鏡。

 

 

學術研究與獎勵基礎

  談過少子化的威脅,談過課程的創新與改造,但設計課程、執行課程的都還是東海的老師們。所以在這兒還想提一點對東海整體高層的請求,讓社科院的老師們能擁有原屬於他們的榮耀和尊嚴。

 

  記得有許多次,校長和高層主管們在接待外賓的時候,不斷強調東海最強之處就是人文底蘊和社會科學,校方對於人文傳統的高度重視讓我十分感動,也以身為社科院的一份子為榮。但令我詫異的是,當碰到資源分配的討論,包括獎勵制度與各類經費,似乎常會出現極大的反差與矛盾。

 

  舉個未必恰當的比喻,各院系所都是代表東海參加奧運的隊伍,但參加的競賽不同,標準自然也就應該不一樣。棒球比賽10:0就KO,籃球賽呢?沒有80、90分很難贏球,因此用分數高低來比較兩種比賽孰優孰劣,其實沒有意義;用總得分來評估整體表現更是不合邏輯。獎勵制度應該是對老師的激勵、是用來榮耀表現良好的老師們的。如果以同樣的標準,按照發表篇數或某些特定的KPI來決定資源的分配,就實在不公平了,甚至常讓人文學科的老師即使得到了獎勵,還會有不舒服、甚至是受辱的感覺。更令人傷心的是,在討論學術獎勵時,我常聽到某些他院的老師們批評,人社領域的老師們不夠努力,所以獎勵自然比較少。這樣的觀念,真該要有所修正。

 

  人文社會學科的研究成果產出,需要長時間的醞釀,其學術影響力和社會應用性往往也不是立即可見,但可能影響久遠。這樣的特質,如何和理工學科的多產放在同一個量尺上評斷優劣呢?因此我曾在今年6/21的學審會中建請大家,停止使用目前學術獎勵機制的量化評價指標,因其僵化且制式的一體適用,將形成假客觀與真不義,也低估了相關系所的實際學術表現,致使屬於人文、社會科學、法律、管理領域的優秀老師們的貢獻與獎勵不成比例。

 

  令人欣慰的是,我的看法獲得校內學術主管與學審會委員們普遍的認同,讓多年來獎勵制度偏厚理工的情況,能開始出現轉機。校長已請王研發長邀集各院院長研擬修改獎勵制度和辦法,希望能訂定出一個較為符合公義的機制,讓東海優良的人文傳統得以更上一層樓。

 

 

 

打開門窗、結伴同行

  不久前,教育部發出一份公文,希望各校開始發展以院為基礎的課程設計。這是東海未來要面對的問題。事實上,不僅是院的實質化的問題,未來的系所整併也是不可避免的問題,但是,這真的需要top down,由校長評估後宣布某些特定的系所開始進行整併的規劃,才可能有所進展。為什麼今天如果馬上要進行全面的系所整併會有麻煩呢?因為目前還有許多系所,也包括社科院,招生狀況都還不差,各系還沒有立即的危機感。所以,我們要先從較為緊張、較可能會喪失生存權的系所開始,以院為單位,先規劃碩士學分學程,努力讓它成為全院各系所的共同亮點。未來即使某些系所招生狀況不佳,真要減招或停招了,老師們也仍有施力之處。

 

  各系所應該把門窗打開。其實,人文、社科有太多的專業重疊,我相信不該細分系所。過去我當系主任時即與通識中心密切合作,讓社會系的課程能和通識雙掛,向全校開放。在這過程中,社會系的課程並未讓人失望,許多課程的知識承載度相當高,卻能廣受好評。過了一兩年,我們明確發現一些預期之外的好處:來報考社會研究所的同學們已涵蓋到其他系所,甚至不同學院。現在我希望社科院所有的系所,都有些課程能和通識雙掛,進一步,和文學院、法律學院和管理學院雙掛、甚至多掛,讓更學生獲得更多元學習的機會。關於課程之外的其他活動,我請各系所將整學期的演講和其他重大活動訊息都送到院秘書這邊來,再統一發送給所有系所,讓各系所的老師和同學們能知道、進而參與不同系所的活動。期待從老師到學生,從課程到活動,讓人文、社會有更多相互感染、合作的可能。

 

  我還常跟大家分享所謂「四行」的重要。第一「覺行」,必須先知道問題在哪裡,否則找錯方向,再努力也沒用;第二「慢行」,慢慢做比較快;第三「樂行」,如果做一件事情自己不快樂,如何讓大家快樂?第四「同行」,必須先找出一群互不討厭的朋友,共同把事情做好。

 

  最後,日本學者山崎正和(Masakazu Yamazaki)曾說: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is not as visible as that of road construction projects.” 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就是需要時間,才看得見成果。再舉個社科院最經典的例子,練馬可老師作為東海的典範,因為他獻身東海,獻身教育40年,才能給人持續的感動,乃至於創造特色,形成傳統。我想,未來社科院課程的整合或改造,都必須思考社科院的共同土壤是什麼?必要條件有哪些?各系的program是什麼?該如何找出感動人的事情?然後大家同心齊力的,共同投入來促成這些好事。當然,這還要許多的因緣際會。但至少在核心理念上,我們相信,東海大學校歌裡已經有了課程改造的努力方向,那就是:勞心勞力、貫精東西、專業復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