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優步”,少有一家公司的服務如此受歡迎以致於其公司的名字成了一個動詞。 但這就是優步 (09年才成立但已值200億美元的新創公司) 眾多成就之一,它的叫車軟體 (APP) 可在世界425個以上城市幫你叫來一部車子 — 而讓到處的計程車司機憤怒不已。 但優步的野心 (也因此帶來超高的估值) 並不止於此。 它想要叫車服務如此便利以致於人們最終可以不再擁有車輛。 它不滿足於震撼這個年收仟億美元的計程車市場,而著眼於更大的年收10兆美元的全球私人交通市場。
優步並非唯一胸懷此野心的公司;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已注意到這場電動自駕車的叫車服務轉變所帶來的潛力。 包含蘋果、谷歌和特斯拉在內的科技公司都大量投資於自動駕駛車輛的開發;傳統的汽車製造廠,如福特、富豪 (Volvo) 等也急於趕上。 一場世紀征戰於焉展開。 它對人們的生活轉變的重大將不亞於20世紀的汽車如何改變交通和重塑城市;同時將大幅降低交通事故和汙染。
改變之輪
短期而言,由於身處目前現有叫車市場的獨霸地位,優步將站在制高點上帶領這場革命。 根據摩根史坦利銀行的分析,現今只佔全球4%里程數的叫車市場到2030年會上升到25%。 用手機叫車的應用並不止於讓人叫到便宜的計程車;Uberpool (優步的另一共乘服務) 可以讓前往同一方向的乘客們共乘一部車,如此一來私人和公共交通的界線開始模糊了。 赫爾辛基 (Helsinki) 和一些城市正試驗隨叫巴士服務,這種軟件還可以讓乘客事先計劃並訂好旅程上其他的交通工具,如火車、巴士等,和走路、共乘等服務聯結。 好好發展,公共運輸網路將會進一步擴張以涵蓋人們到家的最後一哩路。 這一步將會把叫車市場超越目前僅止於都市有錢人的範疇。
但長期來說,自駕車會催生運輸再造 / 革新。 谷歌在其總部山景城 (加州 Mountain View) 街道上的無人車試驗已開展了先例。 新加坡一家新創公司,叫nuTonomy,最近才取得自駕TAXI的牌照。 特斯拉 (TESLA) 的電動車已裝滿了各式自駕輔助科技。 在幾個禮拜後,優步將在美國匹茲堡 (Pittsburg) 讓人有機會嘗試無人駕駛車載 (雖然車內仍會有人在旁準備隨時重掌方向盤)。
自駕車的出現會強化叫車服務所帶來的方便及便宜的新趨勢。 年老的、殘疾和青少年會發現更容易去得了他們想到之處。 更多人會選擇乾脆放棄買車。 OECD (世界經濟及合作組織) 在里斯本 (Lisbon) 以自駕共乘為模型的試算發現可以減少百分之80~90的車輛。 當自有車輛大幅降低時,大量用來停車的空間 — 在美國有些城市高達百分之二十五的城市面積 — 將可用做公園或住宅。
目前尚不清楚哪些公司會主宰這個新世界或賺多少錢。 以目前僱人開車的模式,優步將不會勝出;因為其將無法和到處充斥的無人車競爭。 但這個外來的威脅正迫使其公司轉而創新。 藉著品牌和大量基本客戶資料,優步的目標是在自駕車世界裡作為提供交通服務的創先者。 它並且伸展到新領域,如食物配送和長途運輸的無人駕駛領域。 這種雄心是合邏輯的。 汽車製造廠缺乏優步提供叫車服務的經驗,或優步對客戶習性深入的了解。
但領先創新的公司不一定會一直領先。 想想智慧手機中的諾基亞 (Nokia) 或黑莓 (Black Berry) ! 或柯達在數位相機以及MySpace在社交網路平台的下場。 重點會是在誰比較會應付法規制訂者 (政府監管)。 歷史證明,科技公司總是先試新技術後申請市場准入。 優步叫車服務的成長就是靠這種先斬後奏的手法。 但到了無人駕駛車時,不完美的科技和模糊的法規組合,就可能有致命的後果。
甚至對贏家來說,到底回報有多大也不清楚。 當有更多公司相繼投入叫車服務,而無人自駕車又混雜其間時,行業可能沒有想像的有利可圖。 目前優步可以僅就車子與駕駛配對而無需擁有任何一部車輛就可提供服務並囊括大部份利潤。 但將來如果優步的服務成為城市交通網路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時,它可能會被政府規範、課更重的稅、被拆解或包括前述所提的所有干預。 在無人駕駛車時代,優步可能必需擁有自己的車隊,這明顯和它目前所謂 “輕資產” 的營運模式背離。 這個數位時代高利潤的創新破壞者看來可能會像個低利潤的航空公司。
道路大爭霸
目前的優步是相當堅定想贏得這場改變私人交通的大賽。 不像蘋果或谷歌,優步專注於交通;不像現今的車廠,優步沒有一個汽車製造的生意要保護。 它最近與中國叫車服務滴滴出行 (DIDI) 的和解幫它更能專心將手上90億美金的彈藥聚焦於新科技。 它對未來的願景是令人稱道而嚮往的。 但它也有可能成為一家所謂的摩西 (Moses) 公司 — 永遠無法帶領猶太人到達其應允之地,或是成為一家胡佛 (Hoover) 公司 — 為新行業帶來了新名稱,但卻始終未能稱霸。 但不論優步是贏或輸,我們大家都是朝著優步世界 (Uberworld) 邁進。
DDS編輯小組 2016,09-22
(譯自《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刊首篇,2016年9月3日。)
● 讀後留言使用指南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