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s 訪談記錄

張葦君談創業教育

六月 1 , 2017  

東海大學工學院創業家精神與行動學分學程業師、CEO, Awakening Heart Base

時間:2017年5月9日,10:00-12:00

地點:東海大學數位創意工作坊

整理:張運宗

 

一O五學年度教育部創新創業札根計畫「創業實戰模擬學習平台」吸引全臺191個團隊報名,經專家評選和民眾網路虛擬注資,2017年5月選出前60名Top Maker,各補助新臺幣10萬元實作費用。東海以8隊為全臺之冠,其中7隊為工學院創業家精神與行動學程 (創行學程) 團隊。

 

 

 

 

在行動中展現創業家精神

 

  「創業家精神與行動學分學程」是源於王偉華、王立志兩位老師2014年在美國Babson College參與Symposium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ors (SEE ASIA)課程之後,覺得Entrepreneurship Thought and Action (ET&A)的教學理念,對於東海推動創新創業課程是很好的借鏡,於是便在工學院推動成立創行學程。

 

  在此之前,2014年1月我已經在靜宜大學針對全校教師開辦「體驗式學習與創業教學工作坊」訓練體驗式創業教育種子師資,並輔導受訓教師將原有專業課程重新設計,融入創新創業的教學模式。其實我一直認為,改變同學們很快,高等教育真正需要改變的是老師,但在東海,還沒有適當的契機,因緣際會下,偉華老師邀請我至博雅書院分享經驗,並邀我進入博雅書院協助改革APL (Active Project Learning) 的架構,所以我就先從帶領同學創造改變開始,也建議在APL裡導入創新、創業的元素,擴展同學們踏出校園的勇氣和視野。

 

  創行學程正式啟動的第一年,偉華老師也邀請我加入教學設計、授課的行列,成為創行學程的教練,帶領創行的學生團隊,並每週和偉華老師討論課程的設計、發展,和學生團隊的狀況。我很幸運,偉華老師、立志老師願意支持一種完全不同於傳統教學模式的做法,釋放足夠的空間讓我用coaching的方式引導同學。

  偉華老師他們為創行學程取的名字很棒,「創業家精神與行動」定義了兩件很重要的事情-精神和行動。行動!行動!行動!在行動的過程中展現創業家的精神。

 

  我認為,創業教育最重要的是實戰,而不是只在教室裡聽完創業家該有的10種特質、20個步驟…等,卻不知如何讓自己成為具有那些特質、創造成就的創業者。創業路上每一關都有著太多知識、技能和態度的支撐,而所有的創業家都知道,能夠走到最後的真正關鍵是心理素質。我從事十數年的體驗式學習,深知一個原則-做中學,再將學到的經驗,透過分享和反思深入處理和轉化,會成為一輩子帶著走的深刻領悟。所以,創行學程從第一天開始我和偉華老師的共識就是「實戰」,在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同學們必須真正體驗過創業者每一天在面對什麼、想什麼、做什麼,未來,真的有機會踏入創業現場時,才有足夠強健的心臟,應付接踵不休的挑戰。

 

體驗式的主動學習

 

  這幾年配合教育部的政策推動和補助,全臺灣很多學校成立了各種創業學程,大多採用兩種模式,一是將創業沾上邊的相關科系課程挑出來,組合成一個學程,二是邀請不同的企業家演講而號稱與「企業接軌」。如果同學們聽完演講就會改變,東海並不缺演講呀!但有多少老師、同學動起來?

 

  現在 ,連全世界演算法教科書聖經本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的作者Thomas H. Cormen,都在Quora上回答全世界網友的問題;著名線性代數教科書Introduction to Linear Algebra作者Gilbert Strang在MIT的課程也在網路上有中英各種版本24小時放送,所以,關鍵不在課堂上是否講授,而是同學能否主動學習,創行學程也有講授、演講的元素,其效果與傳統方式大相逕庭。

 

  在體驗式的創業教育中,講授只是一個引子,讓同學知道某種主題不同架構、面向,例如,business model的概念,然後自己必須能夠主動學習,運用書籍、網路、學校或校外資源,補足相關知識背景。

 

  而演講除了增廣見聞之外,我刻意挑選和同學年齡相近的創業家,讓大家不會感覺相隔遙遠,而能產生有為者亦若是的想像。其次,更重要的是,協助同學們建立新創圈的第一個人脈,年齡相仿很容易成為培養人脈的第一個出口,成為支撐同學創業的database。同時,因為同學們在實作體驗的過程中,遇到太多須要解決的問題,所以,非常容易與演講者的分享內容產生共鳴,也很願意發問互動過程中,向演講者請教更多實務運作的經驗,有時候我們Q&A的時間比演講還長呢!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同學接受許多課堂講授的知識、概念後,考試、交報告,體驗式學習則是翻轉過來。舉個例來說,同學要在不知道什麼是商業模式的情況下,就開始設計商業模式,因此,必須自己主動搜查資料、主動理解,團隊討論發想,然後進行簡報、回饋、調整,也就是說,必須在不知道答案的時候,就被推出去端出一個明知不會是標準答案的答案,再反覆修正。單單這一點,對很多同學來說,就在突破過去十幾年的學習習慣了。

 

  讓別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是創業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每位同學都要上台練簡報,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習不怕犯錯。這樣的過程是每週反覆進行,每週都有任務進度,每個團隊輪流上台報告進度,讓自己暴露在教練、同學的回饋裡面。此外,全班同學除了自己的團隊外,也要知道其他團隊的進度,在報告過程中必須互相給予回饋,當能對其他團隊開始給出不錯的建議就表示開始具備了一定的sense。

 

  每個團隊每學期都要參加至少2次全臺灣或兩岸創業競賽,一般學校參加競賽的目的是為了KPI,我們則有多重目的,一是見見世面,看看其他有心創業的同學團隊在做什麼?認識臺灣各地的優秀同學;二是網路世代的基本功流失很快,沒有能力寫好長文,參加比賽可以練習企劃書的書寫表達、邏輯架構;三是認識業界評審,了解業界評審的眼光和看事情的角度,建立人脈;四是商場如戰場,藉由比賽融入戰鬥氛圍;五是為了比賽就會增加很多coaching time。凡此都能在東海休閒安逸的學習環境中,添加一種「拼搏」的精神與動力。而且,從創行第1個學期開始,就有面對業界不同評審的Final Demo,結合學期中到校外參與論壇,或是參加比賽,同學們都在養成對外展現自己、展現團隊的習慣。所以,他們的設定不是在學校表現很好而已,必須在校外有所表現,畢竟最終創業是在市場上能有不錯的表現。

 

  同學們算過,不含上課時間,每週至少要在創行花上12至15小時。實體互動之外,我們有很多的線上互動,例如,在FB社團,我會丟出許多經過篩選的資訊、活動,久而久之,同學們自己也會分享,這是一個共創、共學的過程,同學的眼光不會侷限於東海,而會不斷的向外擴大。

 

重拾創業精神

 

  以現在的臺灣來講,我常說創業教育是「國安問題」,我認為,創業精神的教育,是大學教育的必要條件-主動負責的態度、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執行力和堅持到底的決心,是每位大學畢業生不管就業還是創業,都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

 

  過去我在智權行業服務的過程中,看見所有科技大廠研發創新觀念不足的警訊,大陸廣吸世界資源而壓縮臺灣新一代的生存空間,或許當時一般人還感受不到,時至今日,連傳統媒體也不斷報導,讓更多人感受到這股危機了。我覺得,新的一代要有尋找新出路的方式,突破危機的關鍵是重拾創業精神,百花齊放走出去,這個方式不是靠業界一兩個大老找出來,而是在百花齊放、活力綻放的過程中,總會有人能夠找到一條路。

 

  更積極的說法,創業教育不只是大學教育的必要條件,而是小學教育的必要條件。不要說創業,未來即使就業,創造力都是極重要的一環。在世界急遽變動的過程中,AI進來、大數據進來,機器執行工作的效率比人快上百倍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因應?許多人說人文價值之類的軟實力是人類與機器共存的優勢,但這類型的優勢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如果從小沒有人文素養,沒有創造、想像的能力,沒有把想像轉換成執行方案的能力,大學4年也不可能突然冒出來。

 

  我的企圖心很大,創行學程雖然是以創業為主題,但,我也是在做博雅教育。所有的人進入創行後,團隊分組必須跨領域,一個團隊至少三個科系;實作過程中必須接觸許多事物,對生活開啟很多觀察,例如,要觀察社會上重要的議題、團隊自行選擇想投入解決的議題;要能走出校園,了解議題的成因,關心議題的發展;簡報要做得好,就要有設計美感,也必須學會找到對的人進行溝通。

 

  台灣的同學從小到大對於「態度」和「團隊合作」的訓練實在太少,可是創業路上,態度是決勝的重要因素,除了溝通、表達、思考、組織等能力之外,負責、堅持、不怕失敗、創新、執行力,甚至吸引人接受你的東西、吸引人願意跟著你,凡此種種都是態度的問題,是人的問題;處理人的問題,是最難的問題,不意外地,跨領域合作、溝通、團隊領導幾乎是所有同學最容易被卡死的地方,而這是創業過程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創業過程中還有一項相當重要的素質,探索自己的熱情。這原本應該是大學4年每位同學該經歷的過程,但我們看見的是,這4年成為大多數同學的中空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這段中空的嚴重程度,甚至讓許多創行的同學想以幫助大同學尋找興趣、恢復自信心等等做為創業主題。在創行很明顯地看到,同學在第1、2學期中最痛苦的就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什麼事情可以讓自己投注那麼多的時間精力。正因如此,同學必須不斷地嘗試,尋找自己的喜愛,找到可以執行的方向。這些也是同學、家長或老師們希望同學能在4年間學到的東西,因為終於可以不再讀同樣的東西,可以尋找自己的興趣,能為未來鋪路。但大部分的同學其實並不知道從何做起。

 

  透過創業教育的過程,就算他不創業,但在4學期的過程中,能夠養成一些基本能力與態度,能夠探索自己的興趣,知道自己的擅長,知道自己在團隊中的貢獻,能夠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只要具備這些條件,即使在就業市場都是不可多得的少數人才。

 

創業教育的困境

 

  若要談創業教育發展的困境,各校都明白,最大的阻力是老師。20年前我們這一代放棄國立進東海,但畢業沒多久就看見東海和逢甲的黃金交叉,所以感觸很深。我常帶創行的同學想,校園沒變,老師也沒多大變動,到底什麼變了?到底什麼原因讓東海一退再退?時空環境一直在變,當所有人在奮死向前的時候,你即使沒有做破壞、後退的動作,而只是坐擁美好的曾經,停止不進,那麼你就會落後。學程是明顯的例子,大部份的學程都是各系的課組合包裝,事實上是傳統的課程、傳統的思維,同學並沒有得到多少新的事物、新的動力,只是多了一張證書,但大家都知道,這張證書一點兒用都沒有。

 

  第二個阻力是行政體系。東海並不是主動開放設立學程,而是配合教育部的政策,包括跨領域學程在內,因為是組合包裝,也就沒有不同的期待。教務處秉持公平原則,1年學程4門課2萬元,連助教費都不夠。創行學程第1年是依靠偉華老師在博雅書院的行政支持,又自行墊付一半以上的經費;第2年立志老師透過不同的計畫,籌措經費支撐。

 

  此外,創行學程並非學位學程,而只是院級的課程,拿助教來說,就沒有系辦的支持;事實上,學校能給的資源或支持極為有限,必須靠老師自己拼博,偉華老師、立志老師、楊院長和我,都曾自己掏腰包墊補經費的不足。但是創行經過3年,結構已經有所變動。因為前兩屆累積的成果,第3年有200多人選課,經過篩選後剩50多人;我不僅要面對相較於前兩屆多出一倍的同學量,還要自行籌措經費。我跑過學校很多單位,即使協助研發處纂寫的創業紮根計畫中KPI有部分是創行學程的成果,但創行學程分不到多少經費。終於,這一次靠創行三屆同學打群架的力量下,有小小的成績,可以爭取更多資源。

 

打群架找出路

 

  今年教育部創新創業札根計畫的實戰平台,東海入選8隊,隊數居全臺之冠,1隊是立志老師的研究生,另外7隊是創行團隊。東海創行為什麼能有如此優異表現?簡單說,創行打從第一天開始就是「打群架」,團隊合作;臺灣產業界最缺乏的就是團隊合作。我始終認為臺灣的新創團隊一定要一起走出去,在東海,就東海的團隊一起走出去。

 

  創行目前14隊,這次送了9隊,上了7隊,正是因為只有我們採取「打群架」的策略,即使沒有在平台上的團隊都一起幫忙宣傳、分享,只要任何團隊一有試辦、試營運活動,廣告放上FB,不同團隊就拼命幫忙推。不僅同屆之間的各個團隊必須互相幫忙,一起成長,不同屆數間也要彼此認識,相互交流。「社群」對創業太重要了。無論哪個團隊參與實作,大家都會力挺。

 

  創行學程3年下來,每年平均15個系加入,涵蓋東海所有的院,可惜的是,雖然開在工學院,但因為各系的課業太重,所以同學參加的比例並不高,導致無法多做一些具備技術底子的事情,而難以發揮最佳效果。由於技術比例太低,因此產品實作這一關就會卡住。其實這個問題並不僅只是工學院同學選修的比例偏低,因為,各團隊本來就須要主動向外尋找不同的技術人才,但東海整體的技術能力不高,所以即使出去找也不知道該找誰。我也主動幫忙向各系尋求協助,坦白講,有技術能力的同學不多,而少數幾個技術能不錯的同學忙著接自己的案子,根本抽不出時間來合作幫忙。

 

  這次實作平台,如果讓每一個團隊獨立作戰,老實講不一定比得過,因為太稚嫩,而稚嫩來自於缺乏技術能力,因此想像轉換成為實作的成果必然和懂技術者出現明顯落差。換個角度看,其它各校能夠攻上這個平台的團隊都有堅強的實力。東海之後是臺北醫學大學和清華,每一隊的技術能力都相當強,清華的元沛農坊是近兩年各大比賽的首獎常客,單靠比賽就拿下數百萬獎金、補助;另一隊則是拿下兩岸創業競賽冠軍;單隊實作能力和深度,可能某些隊遠甚於東海的創行團隊。這是我們接下來的補強重點,不僅是解決技術問題,更是增加團隊解決方案的廣度和深度。

 

  創行第3屆已經開始增加技術課程,寫程式-python、arduino等等。非工學院的同學面對寫程式是件困難的事情,但既然非走團隊合作模式不可,非和技術人員合作不可,至少就要有類似的體驗,知道如何溝通,因此共同的語言相當重要。創行的創業教育原本就是在挫折失敗中不斷修正,所以我不會強力介入,團隊必須自己學習、尋找技術合作,因此進度很慢。值得欣慰的是,因為有了豐碩的成果,最近達文西、育成中心都主動來接洽,希望協助這一波團隊能走得更遠。

 

真正的饗宴

 

  全臺灣各大學的老師要做跨領域合作都是困難的。問題是,現在在教育部、科技部強力推動的情況下,已有很多新的跨領域合作契機,但是,東海的跨領域合作還是稍嫌不足。姑且不論逢甲,即使靜宜,跨領域的風氣和能量都遠遠高於東海;即使我們可以說,各大學的跨領域都只是各系拼湊而成,並非真正的跨領域,但就算是演戲,演久了,也會出現火花。政府的腳步很慢,以前不重視產學合作、跨領域,大學仍可獨鍾研究,但現在政府各部會拿出大量經費資源推動產學、跨領域,這三、四年更是愈滾愈大,經費愈來愈多、計畫愈來愈大,甚至可以多元實務升等,而東海大多數的系仍不為所動,著實令人憂心。

 

  東海有非常豐厚的資源,創藝學院、人文法政科系佔臺灣領先地位數十年,就像一家餐廳擁有絕佳的食材,而缺乏一位好的行政主廚整合炒出一道道好菜,從前菜、主菜、到甜點,擺出一場真正的饗宴。我心中理想的創業教育是Stanford的成功模式,當然東海要成為Stanford,現在距離有點遙遠,但Stanford模式中的許多元素散落在東海各處,例如人文素養、法政、設計都有雄厚的基底,週遭工業區、科學園區的產業聚落環繞,也正是創業、創新非常重要的本錢,只要善加組合應該會出現令人期待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