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黃欽印 (東海大學工工系主任)、王立志 (東海大學副校長)
時間:2017年10月18日,10:30-12:00
地點:東海大學工工系
整理:張運宗
【編按】本篇延續王立志副校長談《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的「規劃概念」後,配合訪問工工系主任黃欽印以勾勒如何藉由「大學院」的實驗構想,具體落實學生「博雅底蘊」的學習。
論述作為一種實踐
獻身教育的的人應該深信教育會讓人翻身,教育要讓學生幸福;如果教育失去崇高的理想,教育就沒有意義了。今年「大學入門」我和學生接觸的時間非常多,我告訴他們,在大學四年裡,第一要接納自己,第二要知道自己是被愛的。現在的學生在進入大學前接受的高壓教育,原本自由的生命受到了傷害,讓他們被貼上許多標籤,所以進入東海後,他們必須先看重自己,也看到在這個環境中受到許多人的關愛,進而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知道自己應該如何認知世界,思考自己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當一個學生在大一、二時能夠開始思考這些問題,在專業階段中就會產生學習的動力。
再從畢業後投身社會的面向來看,以工工系而言,未來畢業如果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者,無論是董事長或是科長,他必須認知到企業必須對員工、股東負責,更要對社會負責。
無論是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或是做為領導者承擔責任,他都必須具備基本的論述能力才能夠闡述這份責任與使命。當我們要培養下一代經理人時,學生必須具備基本的論述能力,而論述能力也有助於專業科目的學習。這個觀點是工工系老師的共識,由此出發,老師們經過溝通後就會傾向支持推動「大學院」的「宏通期」來培養學生的「博雅底蘊」。
課程結構的調整
當我們將「博雅底蘊」視作學生學習歷程的重點時,課程結構也就必須進行相當程度的調整。
過去除了大一必修中英文共14學分之外,通識課程14學分散落在大學四年中,現在希望將此28學分集中到大一上至大二上共3學期的「宏通期」,並要從專業課程中讓出更多的學分以厚實「博雅底蘊」的學習。所以,我們趁目前專業選修課程因產業的需求改變,將部分選修學分調整10學分出來。
從專業學分中拉出學分來學習非專業的課程,為什麼這看似相當艱鉅的難題在工工系並未受到太大阻力?因為環境改變了,過去認為的必修現在未必適用,更重要的是,老師們都認知到「博雅底蘊」對於專業學習的重要性。
在「專業培育期」,原本課程設計分成三大組:作業研究與系統工程組、企業電子化與自動化組和經營管理組,現在預訂改成二組:智慧經營與管理、智慧設計與生產。同時,我們成立了「課程設計委員會」、「學習委員會」來面對突破課程結構的全新挑戰,且確保學生學習的成效。除此之外,成立「形象與招生委員會」以透過嶄新的教育模式爭取優秀的學生進入東海。
「宏通期」的主軸:溝通
東海有一個重要的教育傳統,不嫌手髒。或許剛畢業出社會時不能得到令自己滿意的地位或待遇,可是他知道這是一個起步,是一種學習、鍛鍊。我們要給學生這種態度,而且要讓他自身具備的光芒不會被現實掩蓋。專業系所的老師很難投入太多的時間或精力於這種特質的養成,所以關鍵就在「宏通期」的課程設計,而且要能吸引學生,讓學生有感、有改變,那麼專業系所的老師一定會很樂於支持。
目前規劃中的的大一上、下至大二上共3個學期的「宏通期」,在原有的語文 (中、英文) 14學分、通識14學分的基礎上,加上系上讓出的10學分,總共38學分,超過畢業學分(135)的四分之一,不可謂之不重,但要真正做到「博雅底蘊」的落實,關鍵必然在於課程設計,目前我們設定的主軸就是「溝通」。
學生在進入大學前聽說讀寫的論述能力普遍不足,大學教育就有必要補足。聽說讀寫是建立論述的基本能力,更重要的是,透過這項基本能力能夠很怡然地面對問題,在不同文化、知識之間進行「溝通」。因此語文課程就不僅止於單純的文學賞析,也應該包含科技、社會、經濟、政治、歷史等不同層面逐步理解不同文化間的溝通。
除了語文之外,工工一個年級有一百多人,足以開設兩班通識課,因此通識加上系上讓出學分的課程,可以充分運用設計。「溝通」須要深層知識的涵養、歷史文化的縱深、人我之間的理解,因此,我們希望能夠開設一些組織溝通、心理學、歷史、法律、社會、經濟、音樂、藝術、表演等學科的課程。
我常提醒學生,一個有成就的企業主在專業領域打滾多年,如果有機會和他面談,而你只是談專業,未必能吸引他的興趣。但如果他覺得你很有見識,能欣賞畫作,也能分析國際情勢,對金融運作有很深的見解,往往彼此就能產生真正的互動。
「專業培育期」的主軸:跨域
整個產業、社會、國家都在改變,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少子化,而專業領域的學習承載著社會需求的變化,所以老師應該都會樂見專業學習的調整。
工工的學生必須知道一件事情,他的工作往往是要和別人共同合作,例如很多畢業生踏入社會先做生產管理,這不可能自己一個人在做生產計劃,而是要和採購、倉儲、製造、RD、業務等進行充分溝通。簡言之,工工從創系開始就是「跨領域」,學生的學習向來都能符合社會需求,只是受限於時間學分的限制,往往僅止於知識的傳遞,所以現在要思考的是如何培育博雅底蘊,並能銜接到專業領域的學習,如果在宏通期就能培育溝通的能力與素養,進而養成leadership,接下來面對教師的知識傳遞就會很有信心,自然就能知道該怎麼做組織,如何推動project。
在高年級階段,很多大學生到了大三、大四仍不清楚自己未來的方向,工工非常重視這個現象,所以大四有一門必修課,學生要模擬選擇進入一家上市上櫃的公司,開始研究其製程、客服、市占、通路、財務等,透過深入地了解一家公司而認清自己是否要投入這塊產業,朝往這個方向努力。
在大四畢業前,除了工工具有優良傳統的畢業專題之外,工工有很多實習的機會,提供實習的公司對於我們學生的表現普遍給予鼓勵,但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學習,而不是工作。關鍵應該是這所學校能否讓學生覺得學校就是豐富的知識泉源,足以讓學生有信心面對這個世界,而實習正是在這過程中的一個印證。
由此而來,企業除了提供實習機會之外,真正對專業學習具有積極意義的是企業能夠提供問題融入到教育裡。能夠讓學生認識到企業有社會責任,能夠對企業產生信心,這是企業挹注資源進入學校相當重要的一環。就像有家公司提供實習,每天接送學生、提供薪資,卻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就是很單純地回饋教育;另有一家公司讓學生直接參與project,並提供獎學金,而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在這過程中,學生不只是實習,而是認識到一個企業的文化、精神、理念;企業也在這過程中可能得到一些新的idea,更重要的是做到了善盡社會責任。兩者互動造就的良性循環,這是社會資源挹注學校教育的最大意義。
● 讀後留言使用指南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