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s 訪談記錄

【校務發展III】創新卓越的實踐──以國際學院為例

十二月 1 , 2017  

受訪者:鄧宗禹 (東海大學國際學院院長)、王立志 (東海大學副校長)

時間:2017年11月16日,15:00-17:00

地點:東海大學國際學院

整理:張運宗

 

【編按】本篇延續王立志副校長談《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的「規劃概念」後,配合訪問國際學院院長鄧宗禹以勾勒如何在東海傳統特質中,藉由「跨領域」的課程設計,具體落實學生「創新卓越」的學習。

 

 

培養leadership的「小東海」

 

  東海一直予人「國際」的感覺,大學國際化在東海可能已經醞釀許久,但欠缺系統性地執行。程海東校長時期雖曾思考過,但已成立創藝和法律學院,所以國際學院的創設就擱置了。2014年湯銘哲校長邀請畢業自Oberlin College任教於 Trinity University的Randall Nadeau教授來東海,開始規劃第一個學程,國際經營管理學士學程 (IBA,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rogram)。隔兩年後國際學院則成立了永續科學與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SSE, Sustainability Science & Engineering Program)。

 

  Randall教授只來東海一年,但設計了許多深具人文底蘊的課程模組,奠定日後「國際領導榮譽課程」(GL: Global Leadership Honors Program ) 的基礎。由於沒有「專業系所」而是「學程」,因此「國際領導榮譽課程」成為學院每位學生共同必修的基礎課程,也成為各個支撐學程的基礎。原初構想一方面是幫通識全英語課程尋找解套方式,另一方面是讓國際學院的課程能夠呼應東海的傳統特色。

 

  這種不以「專業」為導向,而以培養Leadership的素養與能力為核心的設計,讓國際學院很像一個具備東海傳統特質的「小東海」。

 

 

課程架構的彈性

 

  既然以「學院」為主,課程就非以「專業」為導向,而是朝往「課程模組化」發展。GL就是課程模組化的典範,同樣的,社會科學、商管、基礎科學、應用科學、語言都應該各有不同程度的模組;如果發展成功,甚至可以思考,學院將課程準備好,由學生自行設計模組。這種充滿彈性的設計構想仍有一些不確定性,例如沒有足夠的師資保證開課,我們每學期都要向外尋求師資;當然,經驗累積的過程中,我們也很清楚地知道目前有哪些課一定能夠開設,或是該去哪裡找到老師。這個學期結束前,我們就能提出一個完整的課程模組了。

 

  由於在學制上面對國際化、專任或國際師資不足等資源有限之類的問題,不得已必須有些突破,否則很難在國際間請到老師。因為必須突破,也讓我們走出一條新的路。從Randall教授自Trinity聘請一位大學畢業生來當學生的Mentor開始,這三年陸續請了兩位、三位、四位。結果,Mentor制度成為廣受眾人接受的特色,而這也和東海早期與Oberlin、Princeton等大學的合作模式相呼應。

 

  同樣受限於師資需求,我們在傳統的上下學期裡,開發了第3學期的minimester,約6週,從5月初到第2學期終了。因為英美國家大學的學期多在5月初結束,我們有機會邀請這些大學的老師過來進行短期密集授課。這項制度同樣是從Randall教授開始,一路推動下來,在臺灣的國際學院中也享有相當的名聲。現在思考的是,如何將這種minimester架構成為學校的模板,突破傳統僵化的上下學期模式,增加課程設計的彈性;不僅止於上課,也可以到社區、出國等等。

 

 

以「學院」為主體

 

  國際學院因為成立的特殊性,雖然避不開老師必須由系所聘任的問題,從而降低「院」能主導的發展,原本我們希望例如IBA可以發展成一個系以取得較多的資源,但客觀環境不允許,所以必須思考另一條路。

 

  國際學院是小型學院,學程與學程之間的界線並不明顯,慢慢地就衍生出國際學院應該是以「學院」為主,而非以「學程」為主。因此,單一位院長是不夠的,每個模組的主任須完成學位學程的架構,其他行政活動都交給「院」來做,逐步形成一個以「學院」為主體的架構。同時,新進老師必須慢慢了解到課程模組的對象是全院學生,而非專業系所的學生。

 

  國際學院有一個重要的任務,作為全校教學國際化的跳板。當以「學院」為主體,我們就能和其他各學院討論合作的模式。例如,可由不同的學院負責專業課程的開設,新聘師資就能由各系聘任,但必須全英語教學,這同步解決國際學院對於專業課程的需求,以及各學院對於英語教學的國際師資的需求。目前的IBA屬商管,SSE偏理工,接下來可以發展社會科學、創藝、國際公共事務等方面的學程;這就能和學校大部分的現有系所和資源接軌。

 

  在國際學院一直擴展的過程中,不僅學生變多,還有交換生的增加,更有校際間的合作,例如大陸一些大學沒有能力做國際學院,所以希望和東海合作。因此國際學院面對擴增的壓力,我們也必須正視一個問題。一如東海曾經面對的狀況,原本構想的小班教學勢必受到衝擊,所以不是朝往大班教學發展,就是要增聘更多師資。

 

 

勇於表達的自信

 

  國際學院的大一學生必修「國際領導榮譽課程」,GL內含5大支柱,Personal Identit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Trends in Culture & the Arts、Trends in Globa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hange、Trends in Business & Trade、Leadership & Global Citizen for the 21st Century。

 

  GL完全是課程模組化設計,未來配合課程模組架構的完成,我們希望能做到大一、二不分系,在大二前,每一個模組至少都要修完一門課程。升到大三、四學生有很多的選擇,如轉入院內的學程,或是校內其他不同的科系,或是參加2+2、3+1、3+2雙聯學位。

 

  國際學院的課程設計除了一般專業、基礎教育等層面之外,還有相當大的層面是語言,而且這是其他課程設計的必要條件,否則很難走下去,所以特別需要把語言的模組拉出來。更重要的意義是年輕學子如果具有較佳的語言能力就比較容易提升自信心,至少勇於表達。

 

  學生自我表達能力的培養從大一新生開始。每年12月邀請學生家長參加在茂榜廳舉辦的Open house,由大一新生上台為自己的project做一個presentation。這種作法引起許多人的質疑,畢竟新生才進來兩三個月是否能完整地present一個project。其實,整個過程有學長姊的扶持,而且只要給予合適的發揮空間,這群年輕人所展現的成果會超出大家的預期。只要有準備就能表現,即使再差的英語能力,至少上台發表兩分鐘都是一種presentation。更重要的是,在一個正式場合中,他克服了自己的恐懼,這就已經跨出了第一步。這就是我們對外宣傳所強調的「Experimental /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mental Learning的實踐這方面的成效相當程度上必須歸功於外籍教師帶來的影響。例如,和學生一起設計活動慶祝不同文化的節慶、讓學生自行蒐集資料及探訪企業,藉以了解外商與台商的差異、或者帶學生整地做成菜圃。凡此,都讓學生在課本之外,有了豐富的體驗。

 

  學生勇於表達同時展現於跨域的自主學習之中。除了學長姐帶著學弟妹做project之外,今年IBA的學生創辦了《IMPULSE》雜誌,內容涵蓋國際、政治、經濟、科技、環保、校園、生活、影評等等,豐富多元。此外,這學期學生還創立了一個關心環保議題的社團,成員跨越IBA、SSE。

 

 

國際移動力

 

  國際移動力一直是國際學院顯著的特色,國際學院與美國以博雅教育著名的三一大學 (Trinity University)、羅德島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天普大學 (Temple University)、安德烈大學 (Andrews University)、英國諾丁漢倫特大學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法國雷恩管理學院 (Rennes Business College) 等多所名校進行2+2、3+1、3+2雙聯學位合作計畫,學生也願意往這個方向發展。

 

  以我的觀察來看,IBA的班級到了二、三年級本國學生只剩一半,再往四年級觀察,幾乎看不到本國生。為什麼?因為不是參加雙聯學位,就是在交換中。顯而易見,學生在學期間就很清楚地知道如何運用國際學院的資源增加國際移動力。

 

  如果國際移動力真正的意義是增廣學生的視野以了解多元文化,那麼所謂的國際移動力未必一定要出國,而是不同的文化間即使不是認同,至少要相互了解。尤其是國際生比例逐年攀高,今年的新生三分之一是外籍生,而各學院轉來的學生中有四分之三是外國人,國際學院已然成為多元文化聚集的場域,學生身處其中,感受氛圍,自然而然就會因接觸而了解不同的文化。

 

  或許按照傳統的評分標準,很難給予「相互了解」合適的分數,但在這樣的環境中,一旦移除語言的隔閡 (全英語溝通),那麼文化的隔閡應該也能嘗試著逐漸消弭。

 

 

面對挑戰的軟實力

 

  國際學院有不同的畢業門檻,例如,本國生在畢業前一定要有study abroad的經驗,不論是雙聯或是交換。如果受限於經濟因素,也可以由學院補助獎學金,跟著老師出國短期交流兩三個禮拜。

 

  IBA有個實習的capstone,實際上學生真正在大四參與實習者並不多,而是在大三,甚至大二就希望能出去實習。所以如何推動,有待校方提出更具彈性的政策。

 

  SSE則要求一定要做畢業專題。去年我到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看到他們的畢業生有個Elevator Pitch的門檻,要求2分鐘內說服對方接受你的project的想法。由此我們也將這構想設計到SSE的畢業專題中,而這也串連到大一新生的Open house,學生從大一到畢業都在發想、討論、創作間持續地學習。

 

  許多人有個疑惑,國際學院的學生似乎缺乏「專業」,畢業後是否也就欠缺就業的競爭力?從課程設計的角度來看,所謂的「專業」並不代表只有專業系所才能學,其他系所就不需要學習。例如,會計是們專業的學問,但不代表會計系以外的同學不需要擁有會計的知識,甚至應該說在資本社會裡,每個人都應該具備基本的會計知識。所以「專業」局限於系所的僵化的觀念必須先打破。

 

  如果能夠跳脫「專業」的迷思,國際學院的學生透過彈性的課程模組,從大一開始培養leadership,且能勇於表達,再藉由國際移動力了解多元文化,也從不同的課程模組中學習跨領域的知識。在國際學院充滿多元特色的氛圍中,我們相信,學生所具備的內在軟實力足以面對不同領域的任何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