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s 訪談記錄

吳士駿談以AI為核心的雲創學院

二月 1 , 2019  

受訪者:吳士駿,東海大學雲創學院院長

時間:2019年1月16日 下午14:30-16:00

地點:東海大學雲創學院

整理:張運宗

 

【編者按】在AI浪潮席捲之際,東海與AWS、AI學校合作,從國際、本土兩端打響知名度,同時校內也藉由高教深耕計畫籌設雲創學院、雲創中心和產業連盟。(參見〈從AWS開始〉)雲創學院將於一O七學年度下學期啟動,首任院長吳士駿(S. Felix Wu)為東海27屆,資訊科學系(現改名資訊工程系)第1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資訊工程博士,現為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工學院學術副院長。吳院長甫上任半個月,即接受DDS訪談,暢言雲創學院的構想與期許。

 

 

趨勢與機緣

 

  雲創學院是個創舉,我出任院長對許多人而言是陌生的。但推動雲創學院是趨勢使然,我回到東海則是必然,更是機緣。

 

  我在UC Davis待了超過18年,副院長做了4年半,累積sabbatical到最頂點,我必須善加運用,否則就失去這些sabbatical的機會。那麼休假期間該做些什麼事呢?一年前我開始計畫回東海,為什麼?我夫婦都是東海校友,有太多太多很清楚的理由讓我想回東海奉獻。

 

  大約9月的時候,突然校方傳來雲創學院需要一個人負責leadership、planning等,認為我在國外也許看到一些不一樣的事情,是不是可以接任院長一職傳輸經驗?有此機緣,我開始研究羅文聰學務長傳來的計畫書,並常在LINE上討論各種相關問題,對於雲創學院的設計有初步的了解後,發覺很有意思。

 

  東海頗清楚地知道教育的某些方向,例如,透過跨領域的AI,教育「雲技術」(雲)和「新經濟」(創)的學生,這正符合我在UC Davis的教育信念。傳統大學專業系所分立,時至今日仍有其意義,但如果要符合新一代學生越來越多的需要,工程的學生要懂一些社會科學,也要懂一些應用領域,也就是說涉獵的層面必須寬廣一點,所以系所的藩籬必須打破、必須模糊。這正是東海作為一所綜合大學的優勢,能夠滿足學生跨域學習的需求。

 

  單一的傳統的資訊相關科系在4年中只要教導學術和產業過往的成就已經足夠了,無法完全考量到社會影響力等的面向,所以必須跨領域interdiscipline。當我看到雲創學院把管理和理工的學生放在一起討論、溝通不同的面向,單是這個方向,我就很興奮。

 

 

雲創是個bridge

 

  在設計雲創學院的課程時,我希望做一個technology communication,讓「新經濟」的學生知道如何描述technology所做的事情,這樣才能讓大家了解AI,也才能有效地架構相互溝通的bridge。

 

  我最近重翻大學畢業當兵時看的書,M. Yazdani和A. Narayanan在1984年出版的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uman Effects”,當時AI的影響並不大,但學界已經開始討論醫療、法律、心理等Human effects相關的問題。現在AI的發展不得了,生活中許多商業行為已經完全被AI掌握,並在不同層面產生很大的影響。AI創造了許多經濟效益,但也帶來許多我們無法控制的問題。例如,現在基本上所有的recommendation system都是以AI為基礎,裡面可能有所謂的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好比AI認為黑人比較容易犯罪,為什麼?因為AI蒐集的Data如此判定,而這些Data源自於我們每一個人,人有的BIOS,AI也會拿到,這些BIOS就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對我而言,這是核心的思考,也就是說,我們沒有辦法避免AI,而AI會影響經濟、會影響生活,也會影響到學生,因此學生接受的教育範疇必須改變,不只是知道怎麼做一件事情,且要了解一些原理,及其在社會的影響。

 

  基於「人」的核心思考,雲創是做「跨領域」,所以我希望雲創是個bridge,能夠連結到不同的系所、學院,甚至其他學校。在我的想像中,雲創學院裡面應該有一個核心技術,所謂的技術並非偏向雲技術,而是AI。AI的核心技術開展出三個交互作用的面向,一是學生的教育(Education),二是產業的創新與影響(Innovation/Impact),三是學術的跨域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目前,東海準備啟動雲創學程,產業界也逐漸產生興趣,回來才兩個禮拜,我已經拜訪兩家重要的大型機構,中榮和漢翔,他們都有很強的意願往AI發展。東海欠缺的是第三個跨域研究,因為是跨域,所以需要不同領域的教授藉由各種學術活動產生共同的合作。面對當前的高教環境,東海不適合單兵作戰,需要的是團體戰,彼此間進行更深廣的探索,只要建立起特有的名聲和信譽,無論學生或產業都會開始重視東海。

 

 

「雲技術」與「新經濟」

 

  東海目前有雲創學院和雲創中心,兩者之間不僅彼此的關係很難理解,甚至還有很多的不確定性。籠統的說,雲創中心是學校/雲創學院和產業間的橋樑或平台,可以往產業合作的方向發展,也可以提供學生就業,甚至成為新創的平台。但是,該如何做?許多部分仍有待更明確地釐清。如果考慮學生就業的管道,我們會引進一些產業;如果我們要和產業界合作,而許多產業只知AI一詞,卻不知道該如何做;如果我們發展出研究團隊,吸引到的產業界又會有所不同。也就是說,不同的決策與方向會吸引到不同的產業,雲創中心和雲創學院的關係就會在這樣的多重背景下出現模糊地帶。我認為,如果放長遠看,我更希望雲創中心/雲創學院能做到國際接軌,但是剛起步的階段,東海的資源很有限,因此要慎選最適合的model,讓最匹配的合作夥伴進來,在精不在多,等做出一些實際的成就再一步步擴張成長。

 

  無論雲創中心與產業界的關係為何,雲創學院是東海厚植實力的根本。雲創學院本身的設計重點,一個是「雲技術」(雲),一個是「新經濟」(創)。「新經濟」講的是因為AI技術所帶來新的經濟模式,以及新的經濟團隊,兩者都會產生新的議題。因為以AI為核心技術,在設計雲創學院的課程時,我希望做一個technology communication,如何讓「新經濟」的學生能知道如何描述technology所做的事情,這樣才能讓大家了解AI,也才能有效地架構相互溝通的bridge。這就是雲創學院第一年想要做的事情。

 

  早先的設計中,「雲技術」和「新經濟」必修各有6、7門課,20多學分,我覺得太多了,學生反而沒有時間做其它有意思的事,所以我把必修降為各3門,「雲技術」的「AI(一)資料科學技術與實作」、「AI(二)機器學習實務」、「IOT物聯網技術與應用」。「新經濟」則除了「智慧科技概論與應用」之外,還有「新經濟與創新營運模式」、「精實創業與商業模式設計」。

 

  降低必修學分面對兩端的思考,時間讓出來就能增加許多彈性,既希望學生有很紮實的訓練,也希望學生能有廣泛的學習,教育正是在這兩端尋找平衡點。如果學生態度良好,有些東西可能課堂上提示一兩個重點,他自己就能到MOOCs學習;有些東西則可能離開學校就再也沒有機會學到了,那就必須想辦法融進來。

 

  此外,我非常重視1學分的「產業論壇」,以及「結業專題」,我跟參與的各系主任談過,雲創學院的學生可以雲創的「結業專題」取代系上的畢業專題,已獲得各系主任的支持。

 

  長程來看,如何維持雲創課程的活潑性、彈性,同時必須擴大學生的背景。目前有6個系加入雲創,資工、電機、工工、數學、資管、企管,其他科系雖然沒有加入,但學生可以申請,而這6個系的老師會來幫忙教學。雲創學院的第一年,「雲技術」預計收30名學生,「新經濟」收40名,前5個系主要進入「雲技術」,將會有保障名額讓學生進來,同時保留一些名額讓其他科系進來。

 

 

以AI為核心的跨域設計

 

  我剛辦完校內說明會。基本上,雲創看起來是「雲技術」和「新經濟」雙軌並行,實際上,雲創學院的設計,首先,以AI或Data Science為核心;其次,鼓勵學生要能夠Critical thinking/Computational thinking,一方面面對的是Data,所以必須從Computation的角度思考,另一方面Critical thinking很重要,例如倫理學就是其過程之一;最後,良好的Communication建構一個Team work以產出Real impact。

 

  當初在看課程設計時,雖然「AI(一)」和「智慧科技概論與應用」可以結合在一起,但總覺得「雲技術」和「新經濟」是分開的,我一直在想辦法讓兩者合在一起,也許在學程後半期,要花很大的時間輔導學生,讓他們找到合適的老師或廠商合作,來協助完成其project,也對產業界有幫助。

 

  在科技發展的過程中,「新經濟」對於經濟創新和社會責任很重要,同時,我希望培養學生能擁有leadership的經驗。所以在必修課程中,「AI(一)資料科學技術與實作」比較偏理論,「智慧科技概論與應用」涵蓋範圍較廣,但兩者相通,兩邊的學生可以透過這兩門課進行溝通、合作,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加入彼此的課程組成團隊,共同完成project。

 

  很多人擔心,專業科系加上雲創學程會不會造成學生過重的負擔?我相信,愈把好的東西放在學生前面,愈能激發他的興趣,他會真的知道善用自己的時間,從事正面的學習。

 

 

社會科學是跨領域研究的領導者

 

  我做過很多的Social network,所以剛接觸雲創學院時,非常驚訝於沒有社會科學院加入。舉個例子。UC Davis很重視倫理學(Ethics)。為什麼?最近一些大的公司,Google、Facebook等,其中Facebook最為顯著,它們在廣告上賺了很多錢,但股票下跌30%,為什麼?因為醜聞導致形象(image)下挫,這就是倫理學的問題。由於科技進步等諸多原因,現在社會散佈的information已和過去大不相同,任何一間公司無論大小,都非常注重形象,只要形象不佳,用戶馬上就會換到其它的平台。所以,倫理學及其帶出的經濟學、社會學非常的重要;Facebook又會影響選舉,這是政治學了。不難想見,電腦資訊已經不只是讓電腦可以運作而已,必須要考慮其社會責任。由此延伸來看,我們使用Google已經廿幾年了,下一個世代需要的information service會是什麼?這更需要比較全面的考量。

 

  我在一次演講中說過:「社會科學是跨領域研究的領導者」,在跨領域的過程中,無論經濟學、政治學、歷史學,社會科學一定要能夠發揮功效。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Computer science資訊始終是一種服務,一直是跟著潮流走。問題是誰在領導潮流?人在領導潮流。如果純由理工領導,而欠缺社會科學的背景支撐,AI會把功利主義發揮極致,這是我們想要的嗎?所以我一再強調,對於人和社會的影響,社會科學應該走在前面。

 

  雲創學院經過第一年的調整後,課程將會考慮有所變化,Computer science會一直進行調整,三年五年後AI將會有所轉變。試想1980年代其中期講的AI主要是心理學主導,因為運算能力不足,談的重點是認知(Cognitive science),現在的AI主要則由統計、運算在做。我相信,統計和運算到了一個程度後,又會回到心理學、認知學。所以當我們思考一個學校或學院的長程發展時,必須考量這兩端之間的複雜變化。

 

  或許三五年後,AI已經滲透各個層面,不需要雲創學院了,這是一種發展的可能,但雲創學院要成為一個自我持續發展的單位(Self-sustainable union),必須要有一些發展計畫。例如當我和管理學院、社科院做了很好的結合後,運轉起來就會比別人快,大家一起來思考十年後的台灣的需求、世界的需求是什麼,現在開始進行前瞻規劃,調整學生的學習、進行深度的學術研究,諸如此類;如果分散自立則很難成事。畢竟掌握大趨勢的發展潮流,大家會比較能朝往共同的方向前進。

 

 

Self-sustainable union

 

  未來三年到五年,我希望雲創學院可以報部獨立,能從外部招生,這就牽涉到空間擴充及資源的問題。雲創學院的發展會朝著前面說過的Education、Innovation/Impact、Research發展,當這三個目標建立起來以後,我希望建立一個Self-sustainable union,能夠自給自足。最後,雲創學院對內可以服務/影響各院系,對外可以和國際接軌。

 

  雲創學院的學生在「雲」方面會有很紮實的AI techonology經驗,能夠實質進入且幫助產業轉型,或運用到各種層面。如果有一間傳統產業想要往AI自動化發展,希望建立一個年輕的團隊,我希望「創」的學生能夠投入,幫助現有的管理者善用資源。另外,我希望「雲」「創」的學生共同合作的專題,未來能成為新創公司,或者組成團隊投入一間成熟的公司,甚至有些語文能力不錯的學生能往國外發展。我相信,至少未來這幾年,就業市場是看好的。

 

  台灣一些公立的大學,在AI發展上已經頗為成熟,如台清交成擁有4個AI中心,但比較偏向技術部分,某些區塊大家還沒有注意到,例如AI和社會科學的連結,而東海在社會科學具備完整的規模,只是必須趕緊建立一個團隊,共同合作,才能掌握優勢。另一個利基,東海和中榮、漢翔等在地產業已經有大型的合作計畫正在進行,如果能夠做得很深入,應該會產生磁吸效應,引入更多的產業。

 

  我最擔心的問題是人,大家能否團隊合作?還是各自為政?如果整合成功,東海會有機會超越台清交成。學校教授間的溝通一定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比較批判的,有時候大家會把目光放在比較負面的事情上,所以我們要想辦法彰顯一些比較正面的、合作的,讓老師和學生都覺得非常有意思的、前瞻性的事務,當正面出來就會產生正面。

 

  我更大的擔心是制度,制度的繁瑣導致事務難以推動。台灣的教育制度或東海的制度必須鬆綁,如果需要通過許多程序才能走一小步的話,就會很辛苦,東海有人,如果能夠同心,又有精實的制度支撐,我相信,會出現很好的轉機。

 

  我剛回來半個月,看到雲創學院的空間,很希望每天晚上有一組來自不同方向的學生,坐下來,可以談很多事情,我能貢獻一點經驗,也能向他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