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吳杰亮,台中榮總重症醫學部主任
時間:2020年2月24日 下午18:00-19:30
地點:大渡山-東海AI中心
整理:張運宗
台中榮總成立於1982年,1987年即導入IEM系統開設資訊室,自行開發軟體程式,在資訊系統發展上,起步相當早。 醫療儀器約自2000年開始輸出資訊訊號,包括加護病房裡的監視器、呼吸器,以及洗腎、麻醉的機器,都能透過聯絡網將訊號收集到資訊系統。 2004年更導入PACS(影像傳輸系統,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實現全院無片化,這是全國醫療系統第一個全院X光片電子化。 現在,除了法規規定及手術同意書之外,幾乎已經全面完成電子病歷的無紙化。
當大家還沒有談人工智慧、AI的時候,中榮由於擁有資訊長期累積的資料量,再結合健保的雲端資料,我們已經開始思考,能否透過流程的改善或人工智慧的應用,把醫療資料透過人工智慧演算模式導到實際臨床的應用或管理上?
2015年前後,我們開始思考中榮下階段的發展理念的核心價值。 我們要把IT智慧放進來,但不能只有智慧,或者說,不是醫療智慧,而必須以「人」為核心,所以經過一番討論後定位為「全人智慧」,且要做到「醫療典範」。 導入IT科技於應用時,必須結合管理的元素才能精確掌握其產生的價值。 一旦加入管理的元素,就會透過流程分析、資料擷取、數據演算,產出一些管理的要項。 所以我們很多同仁到東海工工系進修,把精實管理的技術融進醫療系統。 2015年中榮獲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第16屆醫療品質獎智慧醫院「全機構獎」及「Smart Hospital」標章,這正代表中榮邁向智慧醫院的重要里程碑。
人工智慧和醫院該如何結合才能走得比較好?我們可以關起門來自己來做,也可以引進技術,透過送訓學習就可以自己操作。 但我盤點中榮己有的發展,發現我們手上雖然有很多資料,可是這些資料要透過人工智慧的運算,或產出有價值的東西,不能只是口號,必須先有實際行動。 2018年8月台灣人工智慧學校(AIA)第1期開辦,我們就選派4位醫師、2位護理師、4位工程師,參加為期4個月的密集培訓。
參加AIA第1期,我們才知道,中榮對面的東海在人工智慧方面投注很多心力,擁有很多專家,所以當AIA要求交出一個實作主題時,我們決定和東海教師團隊合作。 但只有幾個禮拜的時間,想要完成一個真正的計畫,從訂立題目、拉資料、清理資料、產出成果,一定來不及。 當時剛好我手上有一個project,把過去10年住在普通病房的10萬筆住院資料按照傳統的病情惡化系統做風險預測,既然資料已經在那裏了,也做了一些分析,或許可以建立一套導入AI的系統。 院長聽取報告後,全力支持,這個計畫就在羅文聰、許瑞愷、陳倫奇老師的輔導下,積極開展。
幾個禮拜的過程很切實地檢視一個問題,大家都在做AI,百家爭鳴,到底對病人的影響是什麼?我們的優勢是什麼?劣勢是什麼?不足的地方是什麼?羅老師、瑞愷、倫奇老師幫我們畫了一個步驟圖,前段的作業面叫Expert Domain,資料擷取後,同仁們要花很多時間做資料清理,然後跑運算,整個過程反覆循環。 同仁們除了自身的醫療工作和週末AIA上課之外,這段時間,挑燈夜戰,只是日常。
最終,集結腎臟科、胸腔科、血液腫瘤科、腸胃科、一般外科、直腸外科等6個科別的資料,包括病人基本資料、生命徵象(如呼吸、心跳、血壓等)和檢驗數據(如昏迷指數)等,開發完成AUC 0.991準確度的「病人急速惡化預測模式」,並獲得專案成果第1名。
AIA第1期密集培訓是中榮數位轉型的關鍵,在這過程中,我一直觀察,台中榮總到底要往哪個方向走?我們的優勢是什麼?第一,我們絕對擁有足夠的醫療專家的能量;第二,我們有能力做資料清理,但沒有足夠的時間。 然而,邏輯運算一定要引進外部輔導,產出結果後,再導入我們的資訊系統,這時候中榮資訊系統裡的工程師一定要結合進來,才會成為我們實際應用的案例。
在上述的概念之下,進一步想,我們該跟誰合作?回過頭來看,東海老師輔導的過程中,我們知道東海應該是一個可以合作的夥伴。 2019年1月11日東海雲創學院揭牌典禮上,台中榮總許惠恒院長、東海大學王茂駿校長、台灣人工智慧學校陳昇瑋執行長共同簽署MOU,成立智慧醫療共同發展平台。 此後,AIA學校很關心中榮的進展,給予許多精神上的鼓勵,東海則給予中榮實質的教育、訓練資源,還包括部分的技術突破。
接下來的迫切問題是人才。 AIA第一期培訓的人才遠遠不夠,我希望全醫院能有更多的人知道人工智慧演算是什麼?應用是什麼?當時醫院提出一個政策「一部一室一科一AI」,包括行政單位都要思考人工智慧的問題,訓練更多的人才就成為醫院的大方向,於是我順勢提出2個教育訓練計畫。
一個是AIA主導的智慧醫療專班。 原本各部科開始派人到AIA,我跟蔡明順執行長討論後,破例合作開設「大班」,45人一班。 另一個計畫是瑞愷老師取得資策會一個30萬元補助款,正可跟企業合作一個培訓班,我抓到機會,從醫院拿出對等基金,合計60萬,包下一整班。 我先拜訪醫院各個部門,了解各單位有興趣的題目,然後讓他們知道有個培訓人員的大好機會。 最後,我們壓出5個題目,註 展開一個不可能的任務,5個禮拜必須完成入門介紹、實作、成果。 倫奇老師為每一組設立群組,即使半夜都有人請他指導!透過同仁們積極投入這段密集訓練裡,5個題目完成了。 2019年底,AIA班和東海AI班舉辦發表會,有成果講成果,沒成果講計畫。
我們以具體實踐跨出重要的一步,整體來講,第一,我們有資訊資料電子病歷的基礎;第二,我們有一群專業的人員;第三,羅老師團隊引我們進門,在整個AI發展、整個流程上面,資料從蒐集、清理、存雲、應用,一直到行動方案的產出,手把手輔導應該注意到的關鍵。
我們點燃了火種,未來可見的時間裡,最關鍵的地方就是如何一直添柴火,讓火持續燒旺,不能熄。 所以必須和學校、業界、醫院等各單位引導主題的產出,進行教育訓練,尋找各種資源挹注,這些工作都必須持續不斷。
資訊班的開設,既是人才的培訓,亦是文化的廣推。 AI有很多領域,影像我們做不贏別人,但資料、疾病是我們的強項,所以我們覺得,對疾病的預測、增加輔助的監測,減少醫療人員的壓力,先讓大家有感,真實感受到AI跟各部科是有關係的。 下一步的合作還是脫離不開結合學校、業界,觸角一定要伸出去,歡迎各界合作,因為中榮有的是題目。 文化廣推後,接下來,要有一個樹能夠長大。 好的合作夥伴、好的題目、有興趣的人,加上挹注一點資源,就能將種子灌溉成一棵樹,所謂的種子就是究竟要做的主題是什麼?這就是我們要思考的課題。
東海開設的專班帶出5個題目5個團隊,各組主管帶領完成發表後,我沒有明說這些題目至此停止,而是任其繼續run;AIA專班也是同樣道理,有的產出成果,有的可以再精進。 總之,我希望這些題目能更具體化。 同時,這些題目都有其臨床意義,為了有效整合與推動,必須重新建立管理機制。
當「一部一室一科一AI」成為醫院發展策略時,其中會有行政管理的力道,因為各部科必須努力發展自己的主題、建立跨科的組合、尋求外部伙伴資源、電子化成果發表等等,top down和buttom up,互相支援,由此訂立短中長期發展的具體內容。
我原本負責品質管理中心,現在負責重症部和「大數據暨創新應用管理會」;2018年中榮不僅派醫師參加AIA第1期培訓,並同時成立此一管理會。 不同於其他醫院成立新的AI部門,中榮建立管理機制的目的不是做幾個project而已,設立管理會是要幫醫院建置良好的數位大環境,透過這個機制讓能量跟外部有效結合,進而有系統的收納各部科的題目,建立中榮完整的短中長程發展計畫。
既然身兼兩職,且與AI發展直接相關,具有好溝通、迅速執行優勢,所以我開始擬具短中長期計畫,思考如何管理、推動AI專案。 最近羅文聰老師畫了一個很大的架構圖,從行政管理到模型,我把這份架構圖反覆地拿出來被挑戰,不斷思考有沒有辦法做出一個半自動化加護病房的model?
前陣子我想換車,有一次坐許瑞愷老師的車,我發現現在的自動駕駛和傳統的車子不同,開車比較不花體力,只要定速,前面有車就自動慢慢減速,不用一直盯著前方;當車跨越車道雙白線時,方向盤會有點震動的感覺。 受到這個刺激,我想,如果病人在加護病房時,雖然一定是由醫師做決策,但是否能夠得到類似的提醒機制或臨床輔助決策?讓AI來增強臨床照顧的決策?
提醒或輔助不一定是對的,但還有一群醫師24小時在加護病房盯著。 問題也在這裡,醫師的成本最高,負載太重,操勞過度,如果有半自動輔助系統——羅老師稱這是「半特斯拉」,就能規劃一套從臨床到遠距的醫療架構,無論醫師或病人都能大幅減輕負擔,且能得到更精準的照顧。
AIA陳昇瑋陳執行長說過,專業領域若談AI的實際應用面,必須挑主題,量很大且重複做工者,就是比較適合優先操作的主題。 我希望建立一個model的成功,讓醫院同仁有感,才能有效地持續發展。
從AIA培訓成果一路發展出來的「病情惡化預警示系統」是個很好的例證。 為了住院病人的安全,我們必須有系統地預防突然死亡或急救。 過去是組織「快速反應團隊」,但或許中榮的照顧團隊做得很好,我們發現可用的案例太少,且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可是,所有文獻都證明,有5%到6%一定比例的病人會在臨床產生惡化,中榮大約即5%。 也就是說,病情惡化確實存在,但如何定義?
我們用過去4萬個病人,10萬次住院資料(有的病人會入住2、3次)進行資料分析,再定義什麼是惡化?改善?我同時讓兩個方法一起跑,一組是傳統方式的分數預測,分數愈高愈惡化,當發生時間越來越近的時候,預測的精準度愈高;另一組由羅文聰老師團隊輔導建立深度學習、AI演算的模組。 然後我把這兩個方法放到資訊系統裡。 每天、每一小時、每一班別,都有人輸入病人的血壓、心跳、血氧、體溫、意識狀態等資料,即時計算分數,即時呈現在螢幕介面上。 醫師透過即時介面可以知道某位病人48小時內的分數是如何跑法,精確掌握病人的變動,整個病房或整個部科的每位病人的訊息都在這上面,只要發現異變就能迅速處理。
理論上,臨床上惡化的病人應該越來越少,可是臨床惡化轉加護病房的基本量沒有改變。 乍看之下,很失望,但關鍵在病房做急救措施的量,自導入預警系統14個月,數值一路往下降。 這是讓醫師同仁有感的數值。
整個計畫中好幾模組正在啟動。 例如,「護理健康問題的推進系統」可以預測住院天數;「空污微粒對肺炎影響」是跟東海老師一起做的;中榮免疫風濕科的病人數是全國最多的,所以有「紅斑性狼瘡的預測」;資策會合作的「人工智慧血糖醫療數控管決策系統」。 諸如此類的小模組在中榮裡面越來越多,只要一個模組一個模組開發,最後就會變成我很期待的一個特斯拉,如此一來,至少可能會為醫療的發展產生某些正面影響。
註,吳杰亮主任,「以MIMIC-III/eICU為模板建置中榮重症資料庫,運用臨床資料及呼吸器參數預測重症病人預後」。 許惠桓院長,「糖尿病預測病人預後」。 吳明儒主任,「腎臟科疾病惡化預警系統,顯影劑致癌風險預測」。 羅盈智醫師,「全院病情惡化預警系統」。 吳沂達醫師,「過敏免疫風濕科_以人工智慧判讀抗核抗體_ANA_間接免疫螢光影像之型態」。
圖說:「中榮東海工業局企業AI班第1期結案成果分享」,(左起)吳杰亮主任、陳倫奇、許瑞愷、羅文聰,許惠恒院長。
● 讀後留言使用指南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