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林文海(創藝學院院長)
時間:2021年12月10日 下午13:30-15:00
地點:創藝學院院長室
整理:張運宗
AI計畫的推動藍圖中,「人文藝術」置於第一列的第一個。第一年的「藝術‧AI‧未來」開啟跨域的全新嘗試;第二年的「創新‧科技‧AI藝術」在「創新」與「世代」間探索不同的元素與方法,同時,創藝學院結合理工學院以「藝境·異遇」獲得文化部「推動博物館及藝術5G科技跨域應用計畫(博物館類)」最高額補助。註
人文大樓正在舉辦的「創新‧科技‧AI藝術」展覽,延續上一期同樣由AI計畫支持的「藝術‧AI‧未來」展覽的議題,更進一步整合了建築、景觀、工設、美術、音樂,以及AI團隊。 我們從AI看到的各種現象,當AI辨識一個「A」後,我們如何擴張到不同層面? 例如從速度感受到聲音? 任何物種都有聲音,工科可能捕捉聲音,就是具體呈現聲音,人文藝術則可能呈現出不同的型態。 音樂系許德彰老師長期偵測老屋、葉子、土地的聲音,或許這種聲音聽起來微不足道,但這是真實。 藝術工作者的貢獻,或許正是透過自身的敏銳度,捕捉、重現、創作看似微不足道的真實。
人文藝術較少強調「目的性」,而是在實踐的過程裡,如何從不同的歷程經驗到、感受到某些人事物,開發出新的作品或方法。 理工科可能追尋的是從A到B最簡短的一條線,從台中到台北,會選擇搭高鐵;人文藝術科則可能會繞路,選擇不同的省道,發現意想不到的風景。
在作品未發生前對於個人乃至時代、物體乃至自然的感知,創作過程中對不同方法與路徑的探索,到作品呈現後的影響力,這是一段有關「美學」的經驗歷程;可能唯心、可能唯物,但終不是以目的性為起點,或終點。
我們往往只關心日常生活的使用,卻很少關心什麼是一個區域的色彩? 什麼是代表一個世代的美學? 這次文化部「推動博物館及藝術5G科技跨域應用計畫補助要點(博物館類)」,東海與科博館合作,提出「『藝境·異遇』5G數位內容台中科博館跨域應用加值計畫」獲得最高額的補助,最大的優勢是除了科技、教育之外,我們加入了「美學」。
文化部5G科技跨域應用計畫的提案,到現在回想起來,我還是覺得不可思議!也不知道「藝境·異遇」在一年的進程究竟能達到多少預期? 完成一個創作,無論任何材質,做出來就是一個成品,不會再去想這個成品還能怎麼繼續做下去,或是應該怎麼做。 但「藝境·異遇」向文化部簡報過程中,我們強調,這並不是科技,觀者看不到科技,看不到工具的運用,看到的就是一個有關科技、有關數位、有關AI的藝術呈現方法,一種基於真實讓虛擬對於現實做最大的擴充與挑戰的方法。
我們的想法獲得文化部審查委員的賞識,認為可以提供更多的資源讓我們嘗試。 不是僅止一年,而是至少為期三年。
這是一個任何單一個人或單一專業都做不出來的提案。 DDS和東海合作推動的AI計畫教會我一個方法,此刻的跨領域到底是什麼? 這是很大的重點,也是很大的信心。
以前所謂的「合作」其實大多是各做各的,如果不是AI計畫讓我有機會整合分工領域的專業人才,基本上,對於文化部專案、計畫、互動,或許我是冷漠的;其實大多數人都是處於冷漠狀態。 這不是故意冷漠,而是不知道。
我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創作者,甚至一度完全排斥科技,因為相信手感而不碰電腦,但當你接觸了,它就會和你在一起,知道它能被運用的元素,知道它擴及到生活的哪些層面。 AI計畫其實就在「操兵」,不是那麼地目的性,而是在鍛鍊的過程裡面,接觸到不同領域的人。 從AI計畫第一年開始,當我們嘗試提出專案後,我才真正了解到創藝學院的建築、音樂、景觀、工設,乃至美術系,以及理工學院生科、物理、化學、資工等不同人的各種想法,透過不同的整合,我們思索著,面對AI、藝術,或許能發展出一個不同以往的看待方法。
從事人文藝術者往往投注於創作而欠缺策略,但身處今日的時代。 策略很重要,因為一件事情的完成必須整合許多不同的領域,必須「跨」。 從物(藝術)品概念的角度,確實可以有一部份的人專心地做個人的創作,但應該有另一部份的人做更有影響力的事情。
身為創藝學院院長,我必須思考怎麼把不同領域的人連結起來,形成一種具時代特質的真實合作。 我覺得很有意義的是,在科技高度發展的當代中,透過AI計畫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才可以共同成就一件事。
我常在思考,我們創作一個作品究竟有多少影響力? 影響了誰? 只是自己欣賞? 抑或某部分收藏家欣賞? 我較想回到文藝復興時代,藝術是一種委託,是客觀的,是為他人而做的。 那個時代沒有所謂的「藝術家」,從事藝術工作者們作為一個被委託者,能夠用藝術取代文字參與許多事件,例如歌頌歷史的榮光。 這是有影響力的。 同樣的道理,AI、科技是有影響力的,其影響力不同於自己的個人創作,而能更擴大,也能出現更多的解釋方法。 當詮釋一件作品時,不只是理念而已,更能擴及環境議題,甚至讓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人產生連結。 今日的AI、科技正是在呈現一個讓人連結的共同語言,這是從事人文藝術者不能不面對的時代特質。
文化部在5G、科技、跨域的主調上,推動博物館及藝術的應用計畫,正是此刻正在人文大樓藝術中心展出的「創新‧科技‧AI藝術」的主題。 我們提出的「藝境·異遇」以自然科學博物館為場域,其每年參觀人次僅次於故宮博物院,館藏超過150萬件。 科博館每一個展場要更換展覽,往往須要三五年,至少花上一年的準備期。 不利的部分是我們沒法配合他,有利的部分是他們能理解我們這種沒有KPI的規劃構想。
舉一個例子,VR打響身臨其境的新技術,但其觀看的內容其實是被設計出來的。 我們有沒有可能打造一個類似VR的隧道,人將不是透過眼鏡觀看,而是真實走進去感知呈現的人事物。 類似的想法要落實,很困難,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也不知道能投注多少精力。 但是,聖家堂(La Sagrada Familia Basilica)的建築設計,當時高第(Antoni Gaudi)也不知道要蓋多久才能完成,因為思索的不是時間、年度預算或難易度,而是一個關於世代的傳承問題。
真正該探索的是對一個世代會有多少影響力? 如何結合這個世代的各種元素建構出來? 這個過程就是世代的紀錄,作品不是完成式,而是進行式,在每個進行的過程中讓人能夠感受、感知、感動。
「藝境·異遇」做的不只是一個展示空間,而是一處能被挑戰、體驗、互動的場域,是一個model,能被複製到更大的場域,所以我們不須要一個大型展場,而是一個適度的小型空間,讓我們建置成為一個model,探索更好、更有影響力的展示方法。
在科博館許多展廳與展場中,我們選定「地球環境廳」的一個小型展場,運用科博館多年典藏與研究的證據,結合這個時代的數位、AI的科技,探索如何透過一件作品的呈現,慢慢地開始以不同的方法看待、理解臺灣的開始? 遠在400萬年前的未知世界。
古代沒有相機,藝術工作者經由文字書寫,甚至口耳相傳,可以創造出令人感動的形象重現。 在作品中,一個神話傳奇將不再是神話,而是真實。 我們想從今日的場域推敲400萬年前物種的變遷、環境的改變,科學證據、數位工具、文字書寫、繪畫雕塑,全部加在一起,讓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同時呈現。
5G的佈建究竟有什麼意義? 目前尚處於想像中,包括大量數據的快速傳輸是否能夠促進虛擬實境的互動的想像。 但這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思考,過去的展覽,觀者是被動的,如果我們縮短觀者和展品的時間差,是否能夠讓觀者成為參與展覽的主動者? 例如一塊化石在傳統的展覽中,最大的限度是策展者把它做成3D,觀者可以從不同角度觀看,但3D仍只限於表面的觀賞。 我們是否能運用不同的表現方法,讓觀者有更深刻的體驗? 甚至從不同的角度挑戰科學的呈現? 是否能夠打破空間的限制,讓不同地區的觀者可以同步探索同一塊化石?
在FACEBOOK提出「元宇宙」(Metaverse)之前,「藝境·異遇」已經提出「元宇宙,原領航」的思考意念,希望透過真實數位孿生Live Digital Twin、點雲技術三維重建、感測互動等概念,以台灣的地質、生態、物種…等自然演化歷程為主軸,全方位開展虛擬與現實的互動詮釋。 當向文化部簡報時,FACEBOOK尚未改名「Meta」,但「元宇宙」已炒熱輿論熱度,這讓評審委員印象深刻。
5G、元宇宙的議題新穎,卻也存在難以掌握的技術難度,不過向文化部簡報時,我們在科技的面向著墨不多,談的是藝術呈現,談的是美學。 評審委員總評時一致肯定我們的計畫,且高度期許最後的成果不是科幻電影的虛構,而是栩栩如生的客觀真實呈現。
未知世界該如何真實重現? 不同的當代應該有不同的呈現方法,這是一條無止盡的探索旅程。 我們能夠肯定的是,當未知和當代相遇時,「跨域」的意義將提升到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未知與已知、虛擬與真實在一件作品上同時呈現,任何人,不分文化、種族、國籍、地區,在一件作品上相遇。
註:「藝術‧AI‧未來」,參見「AI藝術成果展」。
「藝境·異遇」參見文化部「推動博物館及藝術5G科技跨域應用計畫補助要點(博物館類)」。
「創新‧科技‧AI藝術」正在人文大樓藝術中心展出(2021.12.1至2022.1.8),參見「東大新聞」。
● 讀後留言使用指南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