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s 訪談記錄

做一件新事

五月 1 , 2022  

北美/臺灣聯誼視訊演講會議

美國時間:4月23日晚上6:30 pm(加州)/ (東部晚上9:30)

台灣時間:4月24日早上9:30 am

主講人:羅文聰

 

 

  東海早期學生人才輩出,分布世界各地,美國更是菁英薈萃之處,東海人情感紐帶的連結也以赴美留學生最為顯著。 經過數十載,北美校友會成為一個綿密的聯絡網,幫助每一代的東海人不遺餘力。 

 

  日前,陳祥文學長(12,化學)接掌北美校友會後,積極籌辦多場北美/臺灣聯誼視訊會議。 4月24日,特邀DDS THU AI中心羅文聰主任專場演講。 羅文聰特以《聖經》中「做一件新事」為題,分享1998年到東海服務至今的感動與看法。 特別是7年學務長(2010-2013,2016-2020)任內發展的Alpha計畫,以及近年推動的AI計畫,這兩件事都從零到有,都是「做一件新事」,也正是《東海大學校歌》「專業復宏通、東西此相逢」連結到「數位、跨域、博雅」的具體實踐,也是東海具有絕對優勢的學生培育之路。 

 

 

高貴的理想 陪伴依靠

 

  羅文聰先分享自己來到東海的小故事。 當初在美國取得博士後,他向中部各大學遞送履歷,只有東海沒有回應,逢甲則在一週內提出邀請。 但幾年後,他看見《天下雜誌》選出影響臺灣的200人中,東海教師就佔了兩位,他覺得東海很了不起就轉來東海。 當初有人預言他會離開東海,且把台中各大學待一圈。 事實是,他一到就決定,這裡是這輩子要待的地方。 當時他還不是基督徒,所以不是因為教堂,但也說不出來為什麼,底蘊也好,氛圍也罷,反正就是喜歡東海。 

 

  早期東海擁有頂尖的學生,更有一群無盡付出,陪伴關懷,成為學生終身依靠的師長,這導源於東海創校立下的高貴理想:「造就具有特殊視野與終生奉獻的人」,「不只以培育領導人才為唯一的目的,我們同時也希望造就一些僕人」。 

 

  然而時過境遷,當東海學生人數激增,加上教育部開放廣設大學後,東海的路在何方? 

 

  羅文聰接掌學務長時,目睹學校各項活動中,學生意興闌珊的景象,意識到必須從喚醒學生的動力做起。 在不同階段,他做了各項普查。 例如,經過心理測驗,有7%的學生是高關懷學生,偏高比例有自殺傾向;現在可能高達10%。 東海宿舍有五千床位,學生晚上的活動,上網、打電玩、看影片佔了40%。 他曾經為了喚起學生的國際視野與學習興趣,特別邀請擁有跨國求學經歷3位年輕學子來東海演講,結果,0位學生報名。 

 

  此外,他發現,在學校的教師評鑑與升等中,幾乎都與「學生培育」無關,即使世界各大排名指標,「教學」也不是重點。 (只有QS把「實習」,《遠見》把「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科技部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納入標準之中。)

 

  學生不同以往,教師、大學評量標準改變,那麼,回到東海創校的理念,學生培育的路在何方? 

 

  東海應該是學生的依靠。 如果不可能回到老師悉心陪伴八百或兩千以下學生的曾經場景,那麼,從「內心改變」、「產生動力」開始,該如何做? 羅文聰從Wikipedia、Wikinomic獲得開發人際連結的靈感,培養學長姊在「大學入門」的時間裡,成為陪伴、幫助新生的「光點」,建立起一個一個的「社群」,逐步發展出α-leaders培育體系,讓學長姊在被裝備(心理、技能)的過程中,願意付出而成長,成為具備僕人精神的學生領袖。 十多年下來,培育α-leaders超過2千位,幫助新生超過3萬5千人。 

 

  由α-leaders建立起來的培育體系已經朝往推動全校博雅學習發展,結合學務處、勞教處、國際處、校牧室、通識中心、博雅書院等單位,原擬目標每年培養1千位僕人領袖,擴大「同儕社群影響力」。 

 

  從陪伴開始,每一年的「大學入門」訂立不同主題,「建立關係 發現自我」,一直到「傳唱東海」,找回東海的榮譽感與歸屬感,在「希望之夜」裡,聽見、看見,我在東海是有希望的。 

 

 

AI計畫 大家看見

 

  《東海大學校歌》言「專業復宏通」,如果博雅學習是「宏通」的出口,那麼「專業」學習的出口呢? 

 

  1984年羅文聰赴美攻讀博士時,資工領域的老師宣告「AI已經死亡」。 30年後,拜硬體、網路高度發展之賜,AI又翻身了。 東海於2018年發展AI計畫,實走在臺灣高等教育的前端。 

 

  2018年,在詹家昌副校長大力促成下,中部五大工業、科學園區新舊任理事長發起「產業創新聯盟」,以在地實力與校級資源整併,獲得AWS青睞,成為臺灣第一間獲得AWS總部授權「Powered by AWS」logo,及設立「雲端創新學院」的大學。 此外,台灣人工智慧學校(AIA)草創初始,「中部經理人班」落腳東海,大幅增加東海與產業建立深度合作關係的機會。 

 

  AWS+AIA+產業聯盟,結合國際與在地的產業能量,這是東海發展「專業」與「跨域」的絕佳基石。

 

  2019年8月14日,東海出現重大的轉折與機會,DDS鄭清和理事長承諾每年最多一億元的1:1配合款,提出三年的AI計畫,東海特於主管會議上由王校長和鄭理事長共同簽署框架協議。 

 

  在「教育轉化」、「產業+」、「TPR」明確策略方向下,AI計畫的成果是顯著的。 兩年裡,從院系計畫發展到校級計畫,依循學校正常體系下每學年開設了141門課程,4,500人次學生修課(未計入大一「程式語言」),約20%的老師投入;產業、政府合作計畫金額達8千萬元以上,數項計畫是全國第一或私校唯一;去年學測報考者的問卷調查,超過5成看過TPR(第二年)系列廣告,近9成的學生「非常同意」或「同意」因為系列影片加深選擇東海的意願。 

 

  2020年以前,東海從未進入大學校長互評辦學績效(Cheers雜誌)的前20名。 2020年,東海以「積極發展AI、與AWS、AIA合作,展現成為中部AI Hub決心」,首度進入前20名。 2021、2022年連續進入前20名,原因分別是,「聚焦推動AI研發教學」、「以人文與科技底蘊,推動AI」。 我們做的這件「新事」,大家都看見了。 

 

 

我們都需要學習

 

  前兩年AI計畫積極地向外擴散,建立起真實的產業、政府合作關係,也積極地向內擴散,向各院系灑下學生培育的種子。 

 

  在學院的框限中,產學合作最大的質疑就是,老師的研究論文會減少,對評鑑或升等的幫助不大。 AI計畫證明了一件事,跨領域團隊戰,有好的產業合作。 共同面對真實的問題(Real Problem),AI加進去幫助Domain,就能有論文與專利。 東海沒有醫學院,但「智慧醫療」和中榮的合作,一年產出十篇論文。 

 

  我們必須清楚認知到,學生不強,校友就不會強,東海就不會強。 AI計畫初始徵求院系計畫,透過OKR要求把「教學」的實際目標與成效放進來。 撒種的過程中,以KPI的標準來看,成果豐碩,但擴散太廣,徒有課程,卻無法建立起明確的學習歷程與學生出路。 所以,第三年開始,AI計畫把校級計畫回歸學校,並開始聚焦系所,以目標導向,萌芽師生、出口引路、業界連結,提出新的教學實驗計畫:「光點(LUX)實驗計畫」。 在校級計畫的引導下,除了「智慧醫療」之外,「智慧製造」、「韌性設計」(智慧建築)、「淨零碳排」(智慧永續),三個實驗班的架構已略具雛形。 (另,「智慧建築」於建築所創設「永續與數位創新組」。)目標提供50位學生獎學金。 

 

  在大學院「聽說讀寫」與博雅學習「品格與領導力」的主軸上,從大一開始奠定「博雅築基」;透過課程清理,讓參與系所建立起「跨域」課程,並在產業/政府的目標導向下,以「數位貫穿」,開設「出口課程」,形成一個完整的AI+Domain的學習路徑。 

 

  「數位、跨域、博雅」聚焦在「光點計畫」的實驗班為起步,將會形成顯著的東海特色。 

 

  最後,羅文聰以Standford擔任16年校長John L. Hennessy在 “Leadership Journey” 分享百年老學校轉型的心得,強調我們都需要學習,包括,研發與創新、學校與業界、董事會與校長、校友與學校、僕人領袖精神,羅文聰再加上「打破東海習性」。 如果東海能夠真實面對上述各層面,透明、信賴的真誠合作,一起學習, AI計畫兩年來的軌跡,讓我們相信,因為做一件新事,所以教育可翻轉、產學可倍增、文化需改變、制度需強化,這一切的最終目標:學生惟念。 

 

 

校友的提問

 

  羅文聰分享後,校友都抱持高度的肯定與感動,多位校友也提出各種問題。 以美國東部時間來說,會議結束時間已過午夜12點,不難想見反應之熱烈。 

 

  校友的提問與羅文聰的回應,總結來說,無論在產學、教學、TPR上,AI計畫的KPI是東海過往罕見的高效成績。 但量化指標不代表一切,我們需要的是「質」的提升,是企業的肯定,學生的出口。 例如,實驗班以出口導向,需要企業的肯定,甚至願意認養學生、預約學生,國際知名相關大學願意提供碩士雙聯學位,臺灣各大學校長認可東海的辦學績效,諸如此類,才是東海真正的成果。 

 

  相較於其它競爭大學,在校長互評認可的辦學績效標準中,幾乎產學及課程的創新都是放在第一位,而幾所領先大學都經歷超過10年的努力;東海正在起步中。 真正重要的是,每個學校都有各自該走的路,不是複製貼上,而必須定義清楚,建立特色。 

 

  許多人誤以為AI計畫偏重理工科,恰恰相反,如果成立「AI系」,才是只注重理工科系。 AI計畫從一開始就是滲透、融入院系。 第一年面對全校徵求院系計畫,第二年更特別標註希望文、社科院參加。 為什麼? 如GOOGLE、台積電都在聘用政治、社科相關人才投入,這是文、社科院學生結合科技跨域出口的明確例證。 不是AI計畫不支持,在AI+Domain的策略上,重要的是老師。 關鍵是各院系的老師必須自己跳出舒適圈,主動讀一些論文,探究AI與專業的關係;AI中心能夠提供幫助,無法代勞專業。 

 

  然而非資訊系所如何認識AI? 這是一個跨域的年代,願意讓AI進入,這是必要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動手做,培養手感。 以大一「程式語言」來說,很多人誤解以為是要學習程式語言,其實不一定。 重點是學習如何解決問題的「運算思維」,透過程式碼、流程,訓練邏輯思維,培養手感。 任何專業領域願意跨出來,主動讀論文,AI+Domain會讓固有的專業出現不同的發展。 

 

  大家常說學生素質低落,其實這很難評估,因為教育部把學生程度的量化指標模糊化,所以很難比較。 如果實際投入教學現場,根據教務處的反應,近幾年學生的程度持續提高中。 問題是,學生能否真實得到AI計畫引導學習歷程的好處? 成果是漸層的,或許從學校整體戰力來看,目前東海在私校中不是最領先的,但是,以AI計畫滲透到院系,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在全國大學中是站在前端的。 只是往下走,我們面對很多的困難,包括教授在研究的舒適圈裡,為何要挑戰產業界的真實問題? 學生如何和社會、產業產生真正的連結? 歸根究底,校方幫助師生的整體支撐體系必須要出來,東海的文化需要改變與重建。 誠如一位校友所言:「大家都明白建立文化,需要時間。 所以,咬緊牙根,繼續向前。」

 

 

 

註,參見「從AWS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