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學年度,光點實驗班啟動「智慧製造」與「韌性設計」兩班,「韌性設計」班針對非理工資訊專業背景下,探索運用數位工具以改變學習模式可能性,在生成式AI爆發前,實為一大創舉。
初始構想的討論中,張運宗與邱浩修確定兩個目標與方向,其一,第一年的「探索」積累出第二年的「策展」,邁向第三年國際級「雙年展」。 其二,沒有特定課程內容,才能因應不同時空的實驗與挑戰,才能做到因材適性的可能;這一構想已經建立顛覆傳統學習模式的基底了。
邱浩修接下任務後,邀請景觀系何立智老師投入,同一時間,音樂系陳敏華主任主動提出院系計畫,新聘許德璋、張乃文老師,希望藉由數位工具為音樂系帶來改變。 結合建築、景觀、音樂三系的「韌性設計」班正式成立。 四位老師在暑假期間密集討論,AI隱然成風,但如何運用,何謂「智慧」,人言人殊,三個系的專業各有不同,如何能在一個方向上跨域發展,成為老師們面對的第一個課題。 最終,邱浩修拍版「韌性設計」,以「韌性」一詞展現出課程設計回應各層面高度變化的實驗價值。
在許德璋老師的主導下,2022年12月22日,一場名為「The Sounding City」的東海大學光點計畫跨域展演於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舉行;張乃文老師是臺灣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協會理事長,主動協調南投辦事處為觀摩場域,2023年6月12日,「韌性設計」班舉辦第一次成果發表。 這兩次發表,一次配合老師的演出,一次藉由實地觀摩,乍看之下,學生的表現並不成熟,但卻為理解數位工具的運用,以及探索、開發各種可能性踏出高度實驗的第一步。
2024年5月15日張運宗邀請邱浩修、何立智、謝宗諺三位老師討論「智慧設計」班經過三個學期的改變、問題與下一步規劃。
從「如何定義未來?」作為校級計畫「智慧建築」的最高指標開始,「未來」是什麼?放入學習模式,「未來」的探索必然面對「不成熟」的過程,如何把「不成熟」視作學習的過程與目的?這是一個非常前瞻性的思考。 改變的對象將是老師。
生成式AI造成AI大爆發,「韌性設計」班進入第二年。 如果第一年的兩個學期是數位工具的探索:擁有數位專業與非專業的不同學習方式的探索,老師必須在極少的學分數中(1學期2學分)花費精力指導數位工具的學習,也因此,確實符合「韌性」,但似乎談不上「智慧」。
第二年,有了一年的學習經驗的積累,開始能夠思考究竟AI對學習產生什麼影響?人與數位工具之間的學習開始出現「智慧」,所以,「韌性設計」班正名為「智慧設計」班,運用更廣泛,方法學則扣緊在生成式AI,包括機器學習、文字、語言、影像、客製化模型。
第三學期必須面對第一階段目標「策展」的挑戰,且「策展」訂在學期中,而非學期結束;這是延續大學院的經驗,讓「策展」成為學習的過程,而非成果的展現。
老師運用各種小題目,讓學生發想,適應工具的潛力,意即不是完成一個作業,而是要能做到對外溝通;不是挖掘問題的深度找到答案,而是在生成式AI時代中,問對的、有意義的、有啟發的問題。 這一層面的落實相當困難,畢竟傳統設計的「展覽」都是呈現成熟的作品。 擁有策展專長的謝宗諺老師加入,年輕的生力軍讓所有的想像充滿可能與希望。 他在學生的發想與作品間找到可控的方法,以「好奇箱」為概念,讓每件作品都收斂到提出一個可以對外(即使非專業也能)溝通的問題。註一 一場「未來事務所」的策展由此開幕,「溝通」(Connect)將是下一步探索與實驗的主軸。
「策展」前,老師已要求學生提出「競圖」構想,最後選出「突變」為主題,由AI與人類共同擔任評審。 「不成熟」的「策展」概念開始真正發酵。 學生分成三組:「作品組」必須接受「AI評審組」、「人類評審組」的挑戰,原本為作品各自努力的學生,忽然間形成不同的利益團體,老師與學生、舊生與新生開始頻繁互動。 可以說,經過三個學期,開始朝往正面的學方向了。
當「智慧設計」班不以數位工具的教授為主時(數位工具的運用成為篩選門檻)註二,自我學習將是一種高度挑戰。 過去學生認為ChatGPT能回答各種問題,但當學生把「競圖」對應的想法問ChatGPT時,發現如果不是「問對問題」,就得不到想要的結果,這份好奇驅使學生和ChatGPT產生頻繁互動,形成較精準的協作,也就是說,本來將ChatGPT視作生產工具,學生開始轉變與其成為共同進化的協同合作。 在這過程中,學生自我意識到,當我與AI工具透過提問一起發散與收斂的過程,就突破傳統一問一答的學習方式,而是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找到自我學習的方法。
「智慧設計」班是在生成式AI時代中,顛覆傳統學習模式,建立學習方法典範的探索與實驗過程。 問題是,當我們看見老師改變了,學生改變了,但付出的精力太過沈重,為什麼?因為得不到支持與幫助。
4個學期規劃9學分,每學期只能規劃2學分,老師付出相對龐大的精力,3位老師拆分2學分,每位只有零點幾學分,也就是說,無法納入鐘點計算;創藝學院的學生負擔極重,只有2學分,權衡輕重,意願再高,也無法投入太多心力,何況面對的是高度實驗的全新學習。
我們相信,校長具有突破框架的決心,也提出鬆綁制度、優化課程的各項規劃,但結構性問題的關鍵在院系。 例如,高層要求減少必修學分,勢必壓迫到部分老師的授課鐘點;承認跨域學分,甚至專題,必然讓部分老師收不到學生。 如果院系不願做出改變,無法因應時代變化提出優化課程的完整規劃,結果將是保障了部分老師的權益,而學生將承擔過時無用的課業壓力。
生成式AI時代來臨,面對「數位工具」,不該只是學習「船堅炮利」,而必須面對觀念的轉變、方法的巨變,進行結構的改變。 當「智慧設計」班勇於突破傳統模式,以「不成熟」作為策展主軸時,或許,真正的意義是,在巨變的時代中,唯有以「改變的過程」為目標,積極面對改變,才能找到解方,才能找到對的、有意義的問題,無論老師與學生、校方與院系才有機會達到真正的溝通(Connect)。
註一,學生作品提出的問題包括:
最後由邱浩修展示「什麼是未來建築師事務所的工作流程?」(What is the workflow of a future architectural firm?)
註二,創藝學院已請何立智老師規劃數位工具學習的相關學程,這可能是一個具突破性的改變。
● 讀後留言使用指南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