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聖誕聚會上,我因塞車遲到幾分鐘才到,好友的太太看到我一副風塵僕僕模樣就問「羅伯,你幾時才要退休」? 我從未想過退休一事,這突如其來一問讓我一時頓住,幾秒後才半開玩笑的說「Warren Buffett 94歲了都沒退休,我怎麼可以退呢?」,雖說這是一句搪塞的話,但其實也有幾分代表我的思緒。 巴菲特掌管的波克夏希爾公司市值達九千多億美金,個人淨值屢屢排名世界前十大,我們這種小資族又怎敢言退呢?
今早很冷,只有11度左右,我照例去陽明山打籃球,幾場下來照例一球未進,但仍樂在其中。 我突然想到孔子「不知老之將至」註一 這句話。 我想「樂在其中」才是我真正不退休的理由,如果你能像我一樣 (幸運) 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又有一群好朋友相互砥礪,你會想退嗎? 何況還可以幫你成長~
沒有離開工作最大的好處在於你的心智可以不斷的成長、進步; 讓你永遠學習新鮮的事物; 讓你的知識、見識、判斷力不停的增長。
我從小家貧,母親希望我們長大後能找到一份安穩工作 — 最好是公務員,但我卻最不想作公務員:退伍後第一份工作是考進外貿協會,但三個月後就主動離職了,朋友們皆驚奇我的棄鐵飯碗於不顧,而我則高興地去一家小公司上班。 公司的確很小,剛創立,所以連辦公桌也還沒有。 上班的第一天我問老闆說座位在哪裡? 他說牆角下的電話機 (在地板上) 那裡明天會來一張辦公桌~。 就這樣我欣然去一家Startup上班,什麼事都得自己來,但我從0到1,成長最為驚人。 三年後我又踏入另一個Startup,自己創業。 曾經公司的錢只夠我買一張機票去歐洲推廣; 生意在驚濤駭浪間成長,但我始終樂在其中。
幾年後事業稍微有成,我凡心一動家遷往美國,也開始了我的第一段退休日子,熱衷釣魚和看美式職業運動比賽,尤以洛杉磯湖人隊之賽事為最,但為時不久,我就跑去念書了。 當個學生 (每天苦讀) 和作一個生意人的日子截然不同,但我仍樂在其中,雖不敢自認「朝聞道,夕死可矣」,但求知若渴則是我當時心境。
唸完碩士後我又回台創業。 但這一次運氣消失了,我嚐到生意失敗差點倒閉的苦頭,幸好我一向做事不以賺錢為旨,所以虧錢也沒有很在意,反而以「錢財乃身外之物」自我安慰,覺得只要身心俱全,每一個人都有機會come back。 從製造業轉換跑道到投資比想像的困難,邱永漢註二 先生有句名言「好的經營者,往往不是好的投資者」應驗了我的經歷:花了二十幾年才搞清楚什麼是投資,這期間還包括與我同寢室好友共同於美國成立創投公司,也前去大陸創業,雖都未能成功,但仍無悔於大膽踏入這些陌生的領域。 當今雖不敢與股神巴菲特相提,但仍慶幸還能跟著他的車尾燈前行,並時時以超車為己念; 雖不自量力,在AI這新時代來臨時還想大幹一場。
自覺一生沒有什麼成就,但活得還蠻自豪的~一路上從未患得患失,小心謹慎。 寫到這裡我想到賈伯斯註三 的一句名言「寧願作海盜,也不願當海軍」。 人的一生有限,不必那麼安分守己; 若然,你可能會錯失了機會、錯失了上天給你的天賦、錯失了自我。 我又想到偶然在美國一家中國餐廳的Fortune cookie上看到的一句箴言「The worst failure in life is not trying」註四。 在二月生日到來的前夕,突然有感而發,特此敬告諸親友:Yes, I tried, and still trying!
世事多變,未來不可逆料,我也不知道會走到哪裡,但有一事可以確定,就是絕不安分守己…
Have fun, everyone!
鄭清和,1-12,2025
註一:孔子在《論語.述而篇》中提到自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表達其對知識追求的熱忱,也說明他永不言老的人生態度。
註二:邱永漢,臺灣裔日本作家、實業家與經濟評論家,生於台南,長居日本,被譽為「日本股神」與「賺錢之神」。他曾創辦永漢日語、永漢國際書局及《財訊》雜誌等,一生充滿冒險心與好奇心,踏遍全球,以文字分享觀察與哲學。
註三:賈伯斯 (Steve Jobs) 用「寧願作海盜,也不願作海軍」 (“It’s better to be a pirate than to join the Navy”) 這句話來激勵他的團隊,希望員工擺脫傳統公司的約束,保持冒險精神和創造力。這句話後來成為蘋果公司早期文化的重要象徵之一,體現了蘋果對自由創造和突破規則的追求。
註四:美國傳統的中餐廳,會在餐後給客人一塊小卷餅,裡面夾著一條小字條,寫著預言和警句,稱為Fortune cookie。
「The worst failure in life is not trying」的中文翻譯:「人生最大的失敗就是不去嘗試。」 川普今天80歲還可以二度當選美國總統,沒有其它,就是他勇於嘗試! 話說回來,如果二度出馬失敗,他仍是成功的~永不放棄理想的追求。
● 讀後留言使用指南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