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Ctr News
五月 1 , 2024
在「AI計畫」「校級計畫:智慧永續」與工學院的「院系計畫」支持下,張嘉修副校長任工學院長時,奠定「循環經濟」的發展基礎,張國恩校長上任後,予以大力支持,推動成立「碳中和園區」,註 於2024年4月16日舉行開幕典禮。 東海大學打造全亞洲最大微藻碳中和與循環經濟基地 推動永續校園 肩負大學社會責任 東海大學 公共事務處 全亞洲最大校園微藻碳中和與循環經濟基地登場! 為推動2050淨零排放目標,東海大學以AI建築、環工、資工等資源,攜手台塑新智能導入太 […]
To Share with You 與您共享
蘋果股價今年下跌約12%,市值跌破3兆美元。 蘋果 (Apple) 近期似乎接連傳出壞消息,先是宣布長達10年的Apple car電動車計畫暫停,隨後又與歐司朗 (Osram) 取消合作計劃,意味著Apple Watch的micro LED開發也告吹了。 過去20年,蘋果以其獨特的設計與創新的互動介面,引領資訊產品的發展方向; 以行銷與服務培養品牌信仰與顧客忠誠度; 藉由供應鏈的布局與利潤的壟斷,打造成獨有的生態系,使蘋果在全球行動裝置產業獨占鰲頭。 […]
Expert's View 名家觀點
by Charles Cheng, CFA Investing in single bonds issued by companies is something that most individual investors usually don’t practice, given the relative difficulty of making transactions versus buying and selling stocks and due t […]
Editorial 社論
四月 1 , 2024
前文提到東海自創設以來歷經三個巨變,但現在正面臨接著而來的是第四個巨變,那就是AI的浪潮。 科技的本質是創新,但它同時也帶來顛覆及破壞,四年制大學是現有人類社會體制中最保守、古老和一陳不變極待被顛覆的,真不知道我們這缺乏遠見的大學能不能經得起這浪潮~不是不會來而是何時到?! 人工智慧有可能通過提供個性化學習體驗、生成互動式教育內容、自動化行政管理以及實現針對個別學生需求的智慧輔導系統,從而徹底改變學校教育。 它可能會通過提供另類 (A […]
Interviews 訪談記錄
時間:2024年3月20日 上午12:00 – 13:30 與會者:楊定亞、邱創鈞、羅文聰、張運宗、白鎧誌、鄧佳恩、陳鶴元、李佩玲 地點:DDS-THU AI中心 紀錄:張運宗 以「學生惟念」,當知年輕一代在想什麼?我們應該如何給予適當的幫助? 早於2022年,「如何在現有的教育環境中,藉由『校級計畫』的成果拉動校內老師、學生的投入?」這個想法的提出成為AI計畫第三年度工作計畫的策略方向。 其中,「引路計畫」的目標 […]
1959年李國鼎先生深感有必要籌組一工程機構為臺灣在地工業建廠服務,乃成立「財團法人中國技術服務社」,開啟臺灣石化工業發展序幕,2000年更名為「財團法人中技社」。 數十年來,參與推動國家各項經濟建設,並設立工程教育研究基金,培育學子,2019年起開辦「AI創意競賽」,2023年即以「AI與教學」為主題,持續發揮「引進科技新知、培育科技人才」的目標。註 2月底中技社致函東海,希望參觀DDS-THU AI中心,了解AI東海的發展,張校長下令中技社來訪,全程 […]
達爾文主義顧名思義是指達爾文 (著名生物學家) 的進化論註。 其精義就是指物種,不論強或弱,如果不能跟隨環境的改變而演化 (適應;Adaption),最終只有走向滅絕一途。 數位達爾文主義也就是說任何機構 (institution),尤指企業,如果不能跟上數位轉型 (Digital transformation) 的科技浪潮也會被淘汰。 數位轉型指的是因應 (或利用) 電腦和通訊技術的發展,企業將自身的組織、管理和營銷全面數位化的過程。 這種轉變不單指效率 […]
by Charles Cheng, CFA Most investors who are building a portfolio solely for their own account, are doing so on a part time basis rather than part of a full-time job. They may or may not be experts in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 […]
三月 1 , 2024
新年伊始,北加校友就發放一個公開信註一 的活動; 一屆校友陸志舜以「愛之深,責之切」的心情聯合幾位熱心校友共同發聲,從東海立校之始到最近校內教會之亂多有針砭; 對學校行政管理到董事會組成職責也多有建議,此信洋洋灑灑有2390字之多,但缺乏聚焦 — 沒有重點訴求,實在難以成效,陡然浪費大家一片熱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東海情境時至今日很難以一言蔽之。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話來概括,就只能說主事者缺乏遠見 (眼光),凡事被動 — 沒有目 […]
Reports 調研報告
如何「重新把愛找回校園,發展成對學生的愛」註一,以「學生惟念」,建立AI世代的學習場域?2021年度DDS資助TPR,提出「AI東海」的同時,也擬具一份「許年輕人一個未來」宣言,當中關於學生在東海的學習旅程,「獲得跨界、跨場域的實作經驗,從在學期間,就開始面對、思考並起身解決社會與企業面臨的真實問題」。註二 2024年度DDS持續資助TPR,團隊前製討論時,認為進入廣告發想前,當先了解處在世代轉換間的年輕學生的想法,乃以光點實驗班為對象提出一份問卷。 […]
TPR能否成功?除了品牌的競爭策略之外,專業團隊、執行單位、院系與行政單位的合作,至關重要;以招生為共同目標,打亮品牌特色的TPR乃成為整合資源的絕佳機會。 當團隊決定以學生的學習模式為主體,產業代表支撐、見證未來的需求,第一個問題,完成DDS與校方提案後,學生已經放寒假了,春節將近,前製作業時間只有2週! 產業代表因張嘉修副校長、羅文聰主任主動推薦,定案前日雖有意外,整體溝通過程堪稱順利。 此次規模不同以往,需要的學生人數很多但,既 […]
Reader's Column 讀者投書
清河兄的AI東海做得真好,成効有目共睹! 在這期大渡山學會通訊裡提到下個階段的口號,我不惜鄙陋提出下列選項,以供參考。 1,AI東海 共創未來 彰顯東海應用AI科技,積極地和同學們努力塑造未來世界。 2,AI東海 共享未來 同學們基於對未來科技的了解和應用,在未來的世界裡能夠與新科技無縫接軌,共享共榮。 這兩組口號都含一個 ”共”字,彰顯東海在未來世界終身學習領域裡扮演的角色。 以上淺見尚祈不吝指教, […]
今年度撥款300萬元與校內合作推動TPR (Tunghai Promote),同時亦撥款1200萬供新極限進行TPR校外行銷 ,詳見「111年度TPR行銷東海」。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