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s 訪談記錄

「未來事務所」開幕——記三位建築師致詞

十二月 1 , 2023  

時間:2023年11月14日 上午09:30 – 11:30

致詞:羅文聰、邱浩修、曾瑋、龔瑞琦、張清華、余曉嵐、林偉修

地點:DDS-THU AI中心

紀錄:張運宗

 

 

  2019年11月2日DDS-THU AI中心開幕,1個多月後,羅文聰主任帶領團隊擘劃推動,經濟部長沈榮津與微軟AI研發中心執行長張仁炯蒞臨見證「板金AI戰略聯盟」暨「板金國家隊」成立;隨後,東海與中榮合作「智慧醫療」在國科會(前科技部)整合型計畫中連續4年名列前茅。 

 

  2023年初,ChatGPT問世,圖形、文字粹取的生成式AI快速發展,準備多年的「智慧建築」,此刻正當時機,因為建築就是設計圖生成,建築就是粹取知識的重要行業。 

 

  2023年11月14日,鄭清和理事長與張國恩校長於DDS-THU AI中心簽訂「AI合作框架協議 II」,代表著AI計畫進入新的階段。 「教育轉化」將以「光點計畫」實驗一個新的學習典範;「產業+」在「板金國家隊」和中榮合作的「智慧醫療」之後,「智慧建築」以「未來事務所」為場域,啟動「學習」直面「產業」的探索與實驗。 

 

 

從「論壇」到「未來事務所」

 

  早於2022年底,中心就組織「建築AI」群組,隨時線上討論各種發想。 2023年4月,優美林偉修董事長經趙元旗董事引薦認識邱浩修與羅文聰,積極表達辦公家具是一幢建築的最後一步,也是人真正安居的元素,在台灣卻不被建築界,無論是建築師或是營造商重視,他旅外工作近30年,深覺台灣建築業有龐大的整合空間,因此熱切希望加入推動「智慧建築」。 林董事長出錢出力在6、7月分別在AI中心與台北喜來登大飯店襄助舉辦兩場「人工智慧建築設計理論與實務論壇」。註一

 

  2023年11月14日,「AI合作框架協議 II」簽約儀式後,緊接著「未來事務所」開幕。 經過數個月的尋找、挑選、洽談,開務、九典、余曉嵐三大頂尖建築事務所代表親自出席,在劉正副校長、楊定亞教務長、林惠真研發長、曾瑋主任與院系師長、眾多建築師的見證下,張校長與龔瑞琦建築師、張清華建築師、余曉嵐建築師、優美林偉修董事長簽訂合作意向書。 

 

  「智慧建築」從一幢種子屋開始,註二 「未來事務所」代表著聚焦於「Real & New」,「HI+AI」將改變人的學習模式,在新的時代中,將在真實場域裡,出現新的探索,從新的方法、新的流程、新的模式到新的人才培育,亟望對台灣產業發展問題提出真實的解決之道。 

 

 

龔瑞琦建築師

從400天到200天

 

  討論「未來事務所」的過程中,開務一直是邱浩修關懷的對象。 6月中,邱浩修約建築系學長龔瑞琦建築師(30,建築)訪AI中心,龔建築師看到的問題幾乎和「建築AI」團隊一樣,更以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定義問題,他相信建築這個古老的產業會有巨大的改變。 經過雙方一拍即合,經過多次交互問題,很快地鎖定「社會住宅」為切入點。 

 

  開務承接社會住宅的量,包括中央與地方,大約5千戶。 產製過程相當辛苦,僅僅營造之前的設計作業就須耗時約400天!生成式AI出現,龔建築師開始思考,既然手上有很多單元化的DATA,如果透過AI的協助,是否能有一套系統改善設計作業的真實問題?

 

  生成式AI的出現,目前確實可以在很短的時間產出很多的提案,但這些提案沒有意義,因為後面還有許多不同的作業流程,僅只設計一端就須要很多的圖像說明,假設產出幾十個方案,業主挑選一或兩個,如果有一套系統能在最短的時間生成某一件方案的全部圖說,且導到建築最前端,直接進入營造現場,評估預算,這將讓建築產業產生鉅大的變化,例如,設計作業有機會從400天縮短到200天,甚至20天!公部門能精準控制預算,不必從35億追加到100億,業主還賺不到利潤!

 

  從「社會住宅」發端,目前已經找到一些具體方向,提升了「想像」付諸「實踐」的可能性,從設計到營造的一貫化作業,真正改變建築產業。 

 

 

張清華建築師

生物智慧與人工智慧

 

  九典在綠建築聲名卓著,出版《BI生物智慧: 建築創意的源頭》闡述Biological Intelligence,讓建築師了解如何做設計?如何向大自然學習?「受達爾文《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的啟發,大自然自我創造,沒有意圖,也沒有藍圖,卻成就如此令人驚豔的生態系,而且生生不息,這其中的奧秘其實很簡單,也正是我們創造建築時最該師法的。 我們希望以他為師,顛覆人們對建築創意的了解。 」註三

 

  3月初主持人郭英釗建築師親至AI中心與邱浩修討論,不僅表達提供實務經驗和數據的合作興趣,更指派趙化宇建築師新組的AI團隊與邱浩修對接。 創辦人張清華建築師親自參加「未來事務所」開幕,致詞時特別引用哈佛大學前藝術與科學學院院長Jeremy Knowles的名言:「高等教育的最重要目標就是,確保畢業生能分辨『誰在胡說八道』。 」(to ensure that graduates can recognize when “someone is talking rot.)我們與AI合作就是要訓練AI不要胡說八道,這是未來互相分享、溝通的重點。 

 

  東海擁有優美的校園,創新的教育系統,建築界的東海人均以東海為傲。 建築、景觀應該回歸傳統的工學院系統,因為AI是「跨領域」,回歸工學院才能真正的跨領域。 現在資訊教育打出的口號,只要接受6個月的軟體訓練就能到各企業工作,希望建築或設計不要走上這條路。 軟體日益更新,或許技術的簡化與便捷,能在短期內學會,但,大學四年不僅止於技術訓練。 所以,期許「未來事務所」結合建築業、學校共同做一些事情,帶動建築界思考「Archicial Intelligence」與「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關係;東海「建築系」應是前者,而非後者。 

 

 

余曉嵐建築師

革新與學習的機會

 

  余曉嵐建築事務所規模龐大,在中台灣享有盛名,余曉嵐建築師與曾瑋相交30多年,洽談合作,快速流暢。 

 

  不同於龔建築師言,出入建築系,一切純手工,體力耗費之鉅,大概只有體育班可堪比擬;余建築師是2D輔助設計AutoCAD第一代受益者。 10年前,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築資訊模型)出現帶給建築界巨大衝擊,然而20多年來,雖然有如SketchUp等輔助設計,但設計的工具其實沒有太大革新。 

 

  生成式AI出現後,許多建築業者師都擁有許多DATA,過去須要忙兩三個禮拜的提案,現在只要30分鐘就能完成,所有的新手老闆都嚇到了,覺得是不是不要建築師了?自己就能動手搞定?但,事實不是如此。 生成式AI目前只是輔助初步的提案,在創意發想上能給出許多刺激,但真正要走到營建可能還有很長的一條路。 

 

  余曉嵐建築事務所主攻公共工程,今年初,余建築師靈機一動,參加很多住宅評圖,至今大約承接2,500戶。 住宅是最根本的建築,只要能解決住宅的問題,大概就能解決80%的建築問題。 余建築師謙虛的說,藉此機會,我們來第二次學習,希望業界和學術的整合讓東海有機會再創高峰。 

 

 

建築HI+AI宣言

 

今日,建造者處於機器群體強大的運算能力及多樣的運算結果所建構成的新資訊世界。 

 

我們無可避免,卻也滿懷熱血地選擇與機器共同演化,建立HIAI真實且創新的協作。 

 

我們迫切需要高流動性、高適應性、高自發性的學習型態,這樣的型態提供了純粹有必要的創意啟發,並帶來新的、全域的認知轉變。 

 

我們也迫切需要重新調整建造者原先切分清晰並專業分工的設計與營建,需要敏捷與迭代的設計與製造的生產鏈。 

 

我們必須打破學院與產業、設計與營建的界限。 

 

我們揭櫫「New & Real」,面對新的時代產生的真實問題,以新的思維、新的技術,探索新的方法論,以改變人才養成模式,重構建築產業生態系。 

 

 

註 一,參見,「智慧建築設計的新篇章」。

 

註二,參見,「校級計畫的關鍵目標–智慧建築」;「種子屋——溝通的工具」。 

 

註三,參見,九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