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ial 社論

Lisa Su/AMD

二月 1 , 2025  

  今年Time Magazine (時代週刊) 的年度風雲人物是川普,年度CEO (首席執行長) 是Lisa Su (蘇姿丰) – AMD的執行長。 川普作為全球年度風雲人物我們可以了解,但年度CEO怎麼會是Lisa Su,而不是黃仁勳呢? 夾其在AI革命的關鍵IC之鑰GPU,輝達的股價繼續創高 (過去一年+145,68%),而緊隨其後的AMD去年卻頻頻破底 (-24%)。 在這情勢對比下,怎麼會使Lisa Su成為2024年的年度執行長呢? 我不能理解,Time也未具體說明! 但從其專文,我獲悉以下:

 

  半導體,或俗稱晶片,是我們日常電腦、手機、汽車和網路的引擎,也日益成為AI (人工智慧) 的主鍵。 過去七十年來,晶片不斷的發展,除了已經助長了我們的經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以外,也促成美國在戰後的經濟霸業。 AMD是世界上CPU設計的領導廠商之一; 所設計的IC除了驅動個人電腦外,也帶動像Google、Meta、Amazon和Microsoft大型資料中心的伺服器。 AMD同時也是GPU (圖形處理器)」的主要設計者之一。 這些特殊的晶片是用來訓練像ChatGPT的人工智慧程式。 當今無論你發送一則電郵、串流一部電影、網上購物或和你的AI助理聊天,你都可能搭上了AMD的晶片。 今年 (2024) 11月,一部使用AMD的晶片的電腦取代了另一部AMD晶片電腦,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電腦。 

 

  這些都可歸功於Lisa的領導。 當蘇在10年前成為執行長時,AMD的股票低於$3,其在數據中心的市占率微乎其微,以至於經理人在四捨五入後,乾脆說是零。 當時業界嘴上說的,是AMD還能撐多久?! 工程師出身的她帶領團隊從底層向上,重新設計了AMD的產品,修護與客戶關係,並搭上AI科技潮流向上,自從上任以來,Su讓AMD股價增長近50倍,而於2022年頭一遭超越勁敵英代爾 (Intel)。 今秋,哈佛商學院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將Su的領導AMD列入企業個案研究 (case study)。 《晶片戰爭》的作者Chris Miller說:「此事道的是現代美國企業最大的反敗為勝的經典傳奇之一」。 

 

  看了上文,你大概會同意Su有資格候選為最佳CEO,但看了下文「機遇與挑戰」後你大概會知道Lisa為何被選中了。 因為就這一句話:挑戰是如此高,機遇是如此大!

 

  Lisa Su 和 AMD 面臨著半導體行業快速變化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挑戰

 

  1. 競爭加劇
    • Intel:在經歷多年的延遲後,Intel正在改進其製造工藝和產品,試圖重新奪回CPU和資料中心市場的份額。
    • NVIDIA:在GPU和AI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特別是在AI加速器和CUDA生態系統方面領先。
    • 蘋果與ARM架構:蘋果M系列晶片展現了ARM架構的潛力,對x86架構構成了挑戰。
  1. 供應鏈限制
    • 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依然脆弱,受到地緣政治、自然災害或材料短缺的影響,這可能阻礙AMD滿足市場需求的能力。
    • 對台積電 (TSMC) 的高度依賴使AMD暴露於臺灣地緣政治風險中。
  1. 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
    • AMD在AI加速器和軟體生態系統 (如機器學習框架) 方面落後於NVIDIA。
    • 在這一領域競爭需要大量硬體投資以及開發類似NVIDIA CUDA的強大軟體框架。
  1. 地緣政治緊張
    • 美中貿易戰及對高端技術的出口限制可能影響AMD在關鍵市場的增長。
    • 對台積電的依賴進一步將AMD的命運與臺灣的安全狀況緊密相連。
  1. 利潤壓力
    • 在價格敏感的消費市場中,尤其是與Intel的競爭,可能迫使AMD降低價格,從而影響利潤率。
    • 在擴大GPU、AI和新技術研發投資的同時保持利潤率,是一項艱巨任務。

 

機遇

 

  1. 資料中心增長
    • 雲計算、AI工作負載和高性能計算 (HPC) 的需求提供了巨大的增長機會。
    • AMD的EPYC處理器在資料中心市場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有望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1.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
    • 儘管NVIDIA領先,AMD收購Xilinx後能夠在邊緣AI、自我調整計算和FPGA加速領域提供競爭力的解決方案。
    • 提升ROCm生態系統有助於AMD更有效地開拓AI市場。
  1. 新興市場擴展
    • 遊戲:AMD繼續為Sony的PlayStation和Microsoft的Xbox提供晶片,同時在PC遊戲和雲遊戲領域擁有更多機會。
    • 汽車與物聯網:Xilinx的收購為AMD在自動駕駛、5G和物聯網等領域打開了新市場。
    • 定制晶片:AMD有機會擴大在醫療、機器人、通信等行業的專用硬體合作。
  1. 技術進步
    • AMD的Zen 5和Zen 6架構,以及對先進GPU技術的持續投資,為CPU和GPU市場的競爭提供了機會。
    • 繼續利用台積電的先進工藝節點 (如3nm) 開發下一代產品。
  1. 綠色計算
    • 資料中心和邊緣設備對能源效率的需求日益增加,與AMD在低功耗架構中的創新高度契合。
    • 可持續性和碳減排的關注點為AMD提供了新的增長空間。
  1. 地域多元化
    • 通過與三星或Intel等其他代工廠合作,減少對台積電的依賴,可以降低地緣政治風險。
    • 在印度和東南亞等新興市場擴展業務也有助於推動增長。
  1. 軟體生態系統
    • 開發強大的軟體棧 (如AI框架、機器學習庫和遊戲API) 可以增強AMD在AI和遊戲市場的競爭力。
    • 開源項目 (如ROCm) 有望吸引更多開發者和企業用戶。

 

  Lisa帶領AMD走過了死亡的幽谷。 她力排眾議、聚焦高端算力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切除自有晶圓廠包袱、轉而以台積電為策略夥伴;積極拓展新領域…  這種高端視野和策略思維不正也是面臨巨大挑戰 (少子化和科技變革) 的各大私校所急需的?!

 

 

 


 

Editor’s Note 編者小語

 

  1.  「AI計畫2.0的開始」提出一份成績單,闡述了AI浪潮中東海該有的特色。  

 

  1.  「2025 TPR 舞進東海」,年度鉅片,敬請期待。

 

  1.  「絕不安分守己」一文是我生命的寫照,希望對年輕人在面對抉擇時有所幫助! 

 

  1. 如何可以在市場低點進高點出,是所有投資者的期望。但如何可以做得到?請看 Charles 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