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s 調研報告

光點計畫:智慧製造班

八月 1 , 2022  

  「光點計畫」是「AI計畫」兩大策略方向「產業提升」、「教育轉化」的實踐,在「數位、跨域、博雅」的定位上,以學習者(學生、業界、老師)為中心,在「出口」的目標導向中,建立「博雅築基」、「專業為體」、「跨域為用」的學習歷程。這是一個實驗,在過程中學習,完成一個「學用合一」的教育典範。註一

 

 

什麼是智慧化? 

 

  什麼是「智慧化」? 不同的產業、企業有各自適應的「智慧化」定義。 那麼,當具體指向「臺中」、「傳統產業」、「製造」、「零組件」、「精密機械」、「航太」、「半導體」等關鍵字時,什麼是「智慧化」? 這不是維基百科或教科書的解釋名詞,而是一個發展策略的問題。 

 

  東海雖然位居臺中各大交通與工業區的中心,但沒有「機械系」,也提不出明確的策略目標與方法,所以始終沒辦法在「智慧機械創新之都」註二 扮演重要角色。 

 

  「AI計畫」成立大渡山-東海AI中心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產業+」的方向上,成立「板金國家隊」,從「目標導向」在「區域」、「領域」間提出「智慧製造」的策略與方法。 

 

  從了解需求 註三 到落地 註四,經過兩年的發展,「AI計畫」的「智慧製造」可以給出一個清楚的方向:適應臺中傳統製造產業二代接班的發展,以資訊數據為導向,從訂單到產線的控制,及資訊流和物流(虛擬和實體)的同步統整,提升生產、接單效率,讓財務報表有較佳的顯示。

 

 

「跨域」的基本:學用合一

 

  大學是「undergraduate」,是學科的基礎學習,是為了探索自己未來發展(graduate)所需要的裝備。 

 

  「AI計畫」於「校級計畫中」建立「智慧製造」,前三年重心集中於「產業提升」,在這過程中,清楚地釐清製造業的問題與需求,同時拉動「院系計畫」,盤整相關院系的發展方向。 現在推動「光點計畫」的「智慧製造班」在「專業」、「跨域」的橫向連結基礎上,以「數位」和「8C」註五 垂直貫穿,由此延展一條聚焦、深入的「出口」註六 學習路徑,其蘊含了三個層面。(見大圖)

 

一,以產業需求為「目標導向」,在願意加入的工工、電機、資訊三系中各自篩出適應的基礎課程,讓學生「跨域」(必)選修。 

 

二,在「跨域」的過程中,建立一套有系統的、產業亟需的「內在成功力」課程。 

 

三,在本科專業加「跨域」的基礎學習上,引入業師、國際課程,建立產業提升的「出口」課程。 

 

  傳統上,本科專業學習大多著重於廣度的認識、基礎的訓練、名詞的知道,再加上不同程度的實習課程。 如果從「跨域」的角度來看,各系或系/系之間至少一半的課程重疊(或老舊),水平互補與垂直連接不夠,整體課程統整與協調性不佳。 從學生的「出口」來看,教科書的案例至少落後產業發展五年,實習只能粗淺認識現場環境。 因此,培育學生的成效勢必打了折扣,只好自我解套的說,只要擁有廣博的基礎知識,進入業界後,專業訓練在半年內就能學會。 這套說辭的真正意義是,學用存在極大的落差。 

 

  從「產業+」到「教育轉化」,「光點計畫」在「數位‧跨域‧博雅」的策略上,產出一個可以「複製」、「放大」(如同「智慧化」因應產業不同,故定義不同、方法不同,不同的「出口」自能建立不同的「跨域」學習路徑)的方法論,讓「大學」(undergraduate)有不同的學習歷程,從而建立一個學用合一的教育典範。註七

 

 

從「跨域」到「出口」:對的人才

 

  「光點計畫」「智慧製造班」是一個學習範式,以數位貫穿本科專業與跨域的基礎課程,讓學生擁有探索、分析、思考問題的方法與邏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育持續願意改變的內在力,再從「出口」課程,擁有產業提升的真實裝備。

 

  或許,在整體課程結構尚未提升之際,大學部學生的訓練未必能夠直接達到業界需求,但光點計畫能讓願意擁有改變洞見與動力的學習者(Learner),建立一個打開眼界、真實落地的嶄新學習歷程。 

 

  故「跨域」基礎學習之後,經過篩選的學生將會進入規劃的「出口」課程。 大學畢業生需要「出口」,傳統製造產業希望升級,面對「傳產」、「製造」兩大課題,現有的從業人員更需要「出口」,這就回到適應不同的產業就有不同「智慧化」的定義問題。 如此一來,規劃的「出口」課程,將不只是學生需要的裝備,也是有心提升產業的核心團隊所需要的學習課程。 因此,除了業師投入之外,「出口」課程更希望能讓業界人員參與,學生/業界成為「同學」,培育產業提升的新生力量。 

 

  「光點計畫:智慧製造班」的目標很明確,每個「光點」有機會冒出頭,進入且帶動企業(製造業)數位轉型或智慧化的變革團隊,成為企業,特別是臺中傳統製造產業,尋找改變所需的對的人才。 

 

 

註一,參見,「第三年度:院系、校級、萌芽、引路」、「光點實驗班定調會議」。

 

註二,2010年代,全球開始推動「工業4.0」(Industry 4.0)或「生產力4.0」,如果「工業3.0」的關鍵字是「自動化」,「工業4.0」即是「智慧化」。 蔡英文總統甫上任的施政藍圖特別提到,將產業的「現代工廠」升級為「智慧工廠」,打造臺中成為「智慧機械創新之都」。 臺中市政府配合國家政策也提出,透過領頭羊企業促進製造與零組件相關產業發展。 

 

註三,參見,「林原正談板金產業提升」。

 

註四,參見,「埋鍋造飯」、「寄語G2」。 

 

註五,8C:Christ Centered Spirit, Cross Culture Understanding, Character, Community Engagement,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Critical Thinking.

 

註六,參見,「第三年度:院系、校級、萌芽、引路」。 

 

註七,「因為AI會帶給我們一個entry point,進入點,這個進入點我認為它是一個契機,我們就可以『全面數位轉型,期以開展一個嶄新的實驗和探索教學新典範』。  That’s why AI so important.」參見,「大渡山學會!~(鄭清和)新北市校友會專題演講」。

 

 

推薦閱讀:

 

《為博雅辯護》,Fareed Zakaria,台北:大寫出版社,2016。 

 

《數位轉型的三大支柱》,哈佛商業評論,2022年5月號。 

 

《思考圖譜:職場商場致勝祕笈》,宣明智、燕珍宜,台北:天下文化,2022。